<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俄軍罕見公布:消滅近五千人!

          2023-07-12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俄國防部稱消滅4845名外國雇傭兵,但美加情報機構正加緊為烏招募

          俄烏沖突中,支持烏克蘭的外國雇傭兵扮演的角色一直備受關注。歐美媒體極力渲染這些雇傭兵參戰的“正義性”,而俄軍也時常在戰報中特意注明“消滅多少外國雇傭兵”。俄羅斯國防部10日罕見地對外公布在烏克蘭作戰的外國雇傭兵的詳細數據:“俄烏沖突爆發以來,在烏克蘭共有11675名外國雇傭兵,截至今年6月30日,有4845名外國雇傭兵被消滅。”盡管這個精確到個位數的統計數字沒有得到西方的承認,但俄方透露的信息仍能從另一個方面展現外國雇傭兵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演變。

          在烏克蘭參戰的外國雇傭兵

          “外國雇傭兵超過1.1萬人”

          俄羅斯《觀點報》11日稱,俄國防部10日表示,從特別軍事行動展開至今,共有84個國家的11675名外國雇傭兵正式到烏克蘭參加烏軍的作戰行動。其中2022年3月至4月抵達烏克蘭的雇傭兵人數最多,但在第一次遭受損失后,他們抵達烏克蘭的趨勢急劇下降。這些雇傭兵中來自波蘭的超過2600人,其次是美國和加拿大(900人以上)、格魯吉亞(800人以上)、英國和羅馬尼亞(700人以上)、克羅地亞(300人以上)、法國以及土耳其控制的敘利亞地區(200人以上)。截至今年6月30日,有4845名外國雇傭兵被消滅,其中絕大多數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歐洲國家,另有4801名雇傭兵逃離烏克蘭,目前仍有2290人在烏克蘭參戰。

          俄羅斯一直緊盯外國雇傭兵在烏克蘭參戰的情況。俄烏沖突爆發后不久,俄方就警告“我們知道在烏克蘭境內的所有外國雇傭兵的位置”,對他們“不會有任何仁慈”。俄國防部發言人伊戈爾·科納申科夫還稱,西方政府鼓勵其公民作為雇傭兵與俄軍作戰,“對于在烏克蘭的這類外國公民的死亡,責任完全在于這些國家的領導層。”

          但在西方媒體的鼓動下,俄方的警告沒有能阻擋外國雇傭兵接連前往烏克蘭參戰的趨勢。美國《紐約時報》稱,烏克蘭去年2月組建了由外國人組成的旨在保衛烏克蘭的“國際軍團”,最多時號稱有2萬名外國人加入。但美媒后來承認,這些數字有所夸大,在經過慘烈的戰斗后,如今“國際軍團”可能只剩下1500人,其中還有不少人存在謊報服役經歷甚至參與詐騙等情況。

          烏克蘭加緊招募雇傭兵?

          俄軍稱,最近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外國雇傭兵數量有重新抬頭的趨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19日援引軍事專家安德烈·馬羅奇科的話稱,通過對庫皮揚斯克、頓涅茨克等方向的情報信息進行分析發現,在接觸線附近記錄到有來自超過15個國家的雇傭兵。俄外長拉夫羅夫6月28日則說,一些國家可能以雇傭兵為幌子向烏克蘭派遣職業軍人。

          俄國防部強調說,在烏克蘭新一輪征兵失敗的情況下,“為掩蓋烏軍有生力量的災難性損失,基輔政權加大了在亞洲、拉美、法國和中東地區招募雇傭兵的力度”。此前有消息稱,美國中情局開始招募庫爾德武裝分子加入烏軍。美國正與當地部落的酋長進行談判,武裝分子每月可得到約2000美元的報酬。據土耳其媒體報道,庫爾德武裝自2022年春季以來一直在烏克蘭作戰。他們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據西方專家估計,烏克蘭可能有1000-2000名庫爾德雇傭兵。

          俄羅斯軍事專家亞歷山大·阿爾塔莫諾夫稱,由于雇傭兵短缺,烏克蘭的盟國,特別是美國正在為其招募新的雇傭兵。各國的私營軍事公司,例如英國的G4S公司,可能會參與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俄軍事專家瓦西里·丹德金說:“由于烏軍部隊在反攻過程中失敗的真實信息被泄露給西方媒體,許多雇傭兵看到這些結果后,決定不參加烏克蘭的戰斗。在我們開始特別軍事行動時,參戰的外國雇傭兵數量最多,但俄軍對其部署地點的打擊明顯改變了這一局面,外國雇傭兵數量大幅減少。盡管西方媒體對這類事件的報道相當片面,但外國雇傭兵之間會相互交流并了解真相。他們并不總是對烏克蘭軍方對待他們的態度和行為感到滿意。因此,烏克蘭正在盡一切努力在世界不同地區招募雇傭兵。”

          外國雇傭兵在烏克蘭表現怎么樣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初,西方媒體對于前往烏克蘭參戰的外國雇傭兵大加稱贊,鼓吹他們是“為了正義而戰”。但殘酷的戰爭讓越來越多的外國雇傭兵開始改變主意。法國RTL廣播電臺8日援引相關調查報道稱,目前約有100名法國雇傭兵正在烏克蘭參戰。在俄烏沖突初期,800名法國人表達了前往烏克蘭的愿望,但實際上只有約一半人前往戰區,有些人來了幾天,然后返回法國。他們被嘲諷為“TikTok戰士”,因為他們的目標只是希望借機在社交網絡上引起關注。據RTL的統計,這些雇傭兵前往烏克蘭每月可獲得約500歐元的報酬,如果在一線服役,工資最高可達每月3000歐元。但法國雇傭兵必須自己購買武器,因為烏軍無法確保為所有人提供武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雇傭兵表示,自己在俄烏沖突初期來到烏克蘭,花費了近5萬歐元。此前,加入俄烏沖突的多名美國雇傭兵也抱怨自己并沒有做好準備,當地環境困難且裝備缺乏。前美國海軍陸戰隊隊員特洛伊·奧芬貝克對美國《野獸日報》新聞網稱:“這是我參與的第三次沖突,也是迄今為止最糟糕的一次。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最糟糕的那些天,相比在烏克蘭的經歷都算得上好日子。”另一名美國雇傭兵大衛·布拉姆利特表示,許多外國雇傭兵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來到烏克蘭,他們并不了解需要做什么。雇傭兵們還抱怨缺乏與烏克蘭人或其他雇傭兵部隊的正常協調,有時他們只能獨立行動,并缺乏必要的裝備。

          俄羅斯《消息報》11日稱,俄羅斯國防部10日宣布,目前美國和加拿大的情報機構加緊為烏克蘭招募雇傭兵。俄國防部認為,“由于波蘭、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為基輔政權赴死的興趣成倍下降”,美國和加拿大開始在其他地區進行招募活動。外國雇傭兵一直被基輔政權當作“炮灰”。烏克蘭指揮部中沒有人憐惜他們的生命。因此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即逃離烏克蘭或者死去。報道稱,根據對烏軍俘虜的審訊,烏克蘭指揮官沒有因雇傭兵的損失而被追究責任。此外,這些雇傭兵首先被扔到“絞肉機”中,這大大降低了他們的士氣。俄軍事專家伊萬·科諾瓦洛夫稱,雇傭兵是去賺錢的,他們不在乎誰輸誰贏。


          分享到: 編輯:李怡萍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