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鄭州市對外開放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會上,鄭州市市場監管局作“發揮市場監管職能 服務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發言時透漏,目前,全市擁有經營主體192萬戶,位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首位,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效果明顯。
據了解,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第一要務,凝心聚力抓改革、促提升、求實效,真正當好企業的娘家人。
在推進“放管服效”改革中,食品經營許可1日辦結、6S標準化現場管理模式等7項改革措施走在全國前列,“互聯網+明廚亮灶”、食用農產品全程溯源等9項監管舉措成為示范引領項目,企業登記智能審批等4個重點創新模式入選全省典型案例,質量強市、價格監管等5個服務領域獲得國家級、省級先進榮譽。
由該局牽頭的“開辦企業”“知識產權”兩項指標連續多年全省第一,“市場監管”指標從第12位跨越提升至全省第二。全市經營主體總量從2022年初的150萬戶增長為目前的192萬戶,位居中部六省省會城市首位。
企業對改革有訴求 就堅決改
“現在辦理工商登記真快!”不久前,張先生在鄭東新區個體登記智能審批機前,通過人臉身份識、信息填報、核準后,短短幾分鐘就拿到了營業執照,高效的辦事效率讓他欣喜不已。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自覺踐行“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大力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重點打造全國領先的“24小時不打烊”智能登記服務模式。圍繞壓減企業開辦環節,切實提升服務效能,我市企業開辦時間實現“半天辦結”,達到全國標桿城市標準。
圍繞推進一站式審批,全面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生產許可“一企一證”、食品經營許可“一次核準”,最大限度簡政放權,更大力度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圍繞降低準入成本,全面推行企業開辦全環節免費,實現了全市經營主體設立全程零成本。目前,我市每萬人經營主體數在中原城市群中排名第一。
企業發展有煩惱?就馬上幫
“近兩年公司發展遇到瓶頸,這次培訓給了我很大啟發,回去后我準備建立全面的質量管理體系,爭取讓公司發展邁上新臺階。”在市市場監管局召開的游樂設備行業“萬人助萬企”培訓會上,一企業負責人表示受益匪淺。
為解決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市市場監管局大力推進“萬人助萬企”活動,推進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落地落實。實施中小微企業成長計劃,推動惠企政策上云,點對點推送政策16萬批次;服務化解企業資金難題,推動政銀企合作上網,服務中小微企業授信貸款960億元;加快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推進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產品上線,服務企業質押融資5.8億元。
推動綜合服務上門,為企業提供“貼身”服務。今年5月,為確保省市重點項目成功落地,安排業務骨干深入企業現場辦公,積極與國家總局對接協調,順利為注冊10億元的富士康新事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辦理線下核準名稱登記,成功領取營業執照。
企業賦能有需要 就主動做
聚焦增強經營主體發展內生動力,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綜合實施質量強市戰略、知識產權戰略和品牌發展戰略,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強化專利驅動,實施知識產權質量提升工程,全市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超萬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63件,中國專利獎獲獎數量全省第一。
強化品牌帶動,加大商標品牌和地理標志培育力度,全市商標總量超過67萬件,位列中部六省城市第一名。
強化標準領動,引導龍頭企業、隱形冠軍制定省級標準、國家標準,我市6個國家級、23個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成功獲批。
強化消費拉動,持續深化放心消費行動,引導1600多家企業作出無理由退貨承諾,居全省首位。
企業期待好生態?就真心抓
“逾期未年報企業,月底前主動補報并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可不予罰款。”近日,看到這條消息的商戶劉先生很高興,“去年沒年報,被列為經營異常,正為此煩惱呢,政府就給我們出臺了寬容辦法。”
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局聚焦拓展經營主體生存發展空間,積極營造寬松包容的創業環境、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緩解經營壓力,提振發展信心。
在全省率先發布行政審批服務系列標準,實現了所有經營主體標準統一、權利統一。
推行全覆蓋公平競爭審查,堅決糾正、制止行政和行業不正當競爭行為。
奮力推進“互聯網+監管”,建立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有效減少對企業的干擾。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建立“輕微免罰”“首違輕罰”清單,對53項輕微違法行為免于處罰。
切實加強黨風政風行風建設,推進親清政商關系在市場監管系統形成生動實踐,全方位構建良好營商環境。
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以此次會議精神為新的動力,以更大勇氣、更多舉措、更實招數,全力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得實惠、群眾增福祉,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提振發展信心,鞏固拓展向好勢頭,為服務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凝聚勢能。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李愛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