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比賽一樣,看誰蓋得快,我們小區已經有二十多處樓頂違建了!”7月20日,正商家河家華庭2號院張先生等業主向正觀新聞“鄭在辦”服務平臺反映,小區多層住宅業主在樓頂部位加蓋房屋,部分樓頂甚至出現了兩層加蓋的情況,認為私建部位對樓體安全存在威脅,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對違規建設情況依法進行制止和拆除。
業主提供照片
問題:多層住宅違建雨后春筍般出現
正商家河家華庭2號院位于惠濟區新城路與娛樂路交叉口東側,由河南正商華府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建造,于2021年11月30日交付,共18棟1848戶,由河南正商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提供物業服務。
“交房后沒多久,違建就開始冒頭了,現在二十多戶樓頂都有違建。”張先生講述,2022年3月起,距離交房日期剛過4個月,多層住宅的違建就如雨后春筍般,在樓頂部位瘋“長”了起來,部分一層業主也出現了占用公共綠地的情況,樓上樓下紛紛搶占空間嚴重破壞了小區整體規劃,也影響了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
7月21日上午,記者來到正商家河家華庭2號院,5棟、8棟、11棟等多處多層樓房頂部均存在加建情況,新建部位外墻色彩與原建筑存在差別,部分仍在施工的部位使用了篷布遮擋,多數新加蓋的一層或兩層房屋已搭建好窗戶造型,仰觀可見內部有人員活動。
記者進入一棟多層樓房,發現9樓的兩戶房門上張貼著惠濟區城市綜合執法局下達的《行政強制拆除公告》,時間為“2023年6月5日”,其中說明“因其未在規定時間內自行拆除,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拆除違法建設”。
“前幾天執法強拆,樓上業主集中起來反對,最后沒有進行下去。”張先生指著一棟高層樓房下拉起的警戒線說,違建問題讓業主們形成了對立,頂樓業主“抱團”也使得拆違工作受到影響。
物業:曾勸阻并上報
7月20日,多名業主通過“鄭在辦”平臺反映小區存在的違建問題,業主趙先生認為:“第一:小區違建影響業主安全,物業協議有條規協議,物業有權制止違建并強制拆除。第二:小區違規亂占綠化,違規圈地,侵占業主權益,物業有條規協議,物業有權制止違建并強制拆除。”
業主提供照片
業主代先生表示,一樓占小區公共綠化圈院子,嚴重影響其他業主的合法權益、影響小區整體規劃,相關部門已經下達強拆通知,違建情況仍未得到遏止,希望相關部門對此進行督促,“還我們一個和諧、穩定、漂亮的小區”。
“設計時就沒有規劃在樓頂加蓋房屋,違建對樓體承重、消防產生了影響,建造中可能出現高空墜物等隱患,頂樓業主私自擴大面積,給全小區業主帶來了安全隱患。”張先生講述,按照規劃圖所顯示,該小區多層樓房層高為5層、7層、8層、9層不等,而購置多層樓房的居民為“一己之私”,違規加蓋房屋置樓體及全體居民的人身安全于不顧。
正商家河家華庭2號院物業負責人表示,購房時銷售人員是否曾向多層樓房頂樓業主承諾什么已不清楚,2022年起執法部門已介入調查處理小區出現的違建問題,公司前期也對違建情況履行了告知勸阻及上報義務,對執法部門到小區進行違建查處和拆除工作也高度配合,目前有執法人員常駐小區進行宣傳溝通,查違和拆除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街道辦:未進行強拆將繼續協調溝通
2022年3月,正商家河家華庭2號院出現違建問題后,業主通過多種渠道反映問題。2022年10月,惠濟區城管局出具答復書:“該小區共計洋房8棟,除了13號樓之外其余7棟洋房均存在未取得合法手續擅自違法建設建筑物的行為,違法建設共計24處。我中隊在調查時,該24處建筑物均處于正在建設狀態根據《鄭州市城鄉規劃管理條例》第七十八條之規定,我局已對 17戶進行了查處,已下達拆除決定8起,后續工作我們也將持續推進。”
2022年8月8日,業主通過網絡渠道反映該小區存在的違建問題。2022年8月11日,惠濟區回復:“新城街道正積極協調業主自行拆除,下一步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逐步逐塊進行依法拆除。”
2023年6月5日,業主再次通過網絡反映正商家河家華庭2號院違建眾多。2023年6月16日,惠濟區回復:“目前辦事處查違辦聯合執法部門按照城市管理執法局下達的執法文書,正在對正商華庭2號院違法建設依法實施拆除。”
7月21日,記者致電惠濟區新城街道辦,工作人員表示:辦事處聯合區里已對問題展開調查處理,近期執法人員也曾組織強拆行動,但小區高層樓房頂樓業主集體阻止,部分頂樓業主情緒激動,辦事處還需要繼續組織人員深入小區做群眾工作,下一步該怎么處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正觀新聞·鄭在辦記者 汪永森 實生 安欣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