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鄭州高質量發展
領跑·弘揚企業家精神
系列報道
吉客印(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亞朋:
打造“海外爆款” 讓中國智造“賣向全球”
人物名片
王亞朋,廈門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吉客印(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2017年,王亞朋帶領吉宏股份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號召,在鄭州全資設立吉客印(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布局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并帶領企業在6年時間里發展成為亞洲地區社交電商龍頭企業。
2000多年前,“絲綢之路”的駱駝商隊從長安出發,向西延展,連接整個歐亞大陸。如今,中國跨境電商從互聯網出發,搭建起一條數字化的“絲綢之路”,將中國企業的優質商品“賣向全球”。
背靠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把握以東南亞為主的新興市場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蓬勃發展的流量紅利,2017年,吉宏股份在鄭州全資設立吉客印(鄭州)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布局跨境社交電商業務,并以數字化的企業底座、特色化的組織建設,在跨境電商新賽道上高質量“狂飆”。
吉客印公司前臺
從“人找貨”到“貨找人”
“不同于傳統的天貓、京東等中心化的電商模式,吉客印是基于社交電商的獨立站模式,主要的差異化在于社交電商和獨立站這兩個方面。”吉客印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傳統電商為例,大多是用戶基于自身需求去電商平臺搜索商品,即“人找貨”,而社交電商則是根據用戶在社交平臺(Meta、Twitter、TikTok等)的畫像定向推送商品,即“貨找人”。
簡單來說,以前的網上購物,是有了想買的東西,就去淘寶的搜索框里搜自己要買的東西。但吉客印基于AI和先進技術的應用,會實現根據用戶查看商品的習慣和喜好,平臺主動推薦給你相關聯的商品和信息,潛移默化地“種草”。
成立之初,結合公司海外營銷資源優勢,吉客印選擇需求量較大的日用百貨等品類進行切入,依托公司對海外市場的了解以及沉淀數據的分析,將不同群體用戶的需求、價格進行畫像,不斷打造跨境電商爆款商品。目前,公司主營產品涉及家居百貨、戶外運動、美容個護、電子電器、精品鞋服、箱包手提等六大品類數萬種商品,遠銷東南亞、中東、日本、韓國、美國等30多個國家與地區。
與電商平臺需要用戶下載注冊App或者在網頁內下單不同,吉客印獨立站的模式也為“海外爆款”的打造提供了機遇。“從公司以往的經驗來看,海外市場電商并沒有國內集中度高,特別是東南亞地區,無論物流成熟度、支付成熟度、電商滲透度等均處于較低的起步階段,這都給跨境電商以及獨立站留下比較大的發展空間。”提及公司獨立站模式,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獨立站擺脫了電商平臺的限制,有利于賣家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私域流量的特點之一是賣家獨有,可以反復利用,不存在流量被競品搶走的問題,易于商家塑造品牌、沉淀用戶。
輕松愉悅的工作氛圍,使吉客印成為員工口中打工人“向往的公司”
數字化驅動打造“海外爆款”
成為“海外爆款”需要幾步?對吉客印來說最多三步:第一步,大數據智能分析。通過用戶喜好需求,挖掘歷史銷售數據、爆款產品預測、目標市場分析,設計出用戶喜歡的產品。第二步,智能廣告設計。通過廣告智能生成系統、智能摳圖、合圖、AI翻譯,實現最優廣告設計。第三步,智能廣告投放。通過智能推薦和搜索精準觸達終端用戶,10秒即可將信息傳遞給200多個國家的用戶。
這是吉客印與華為云聯手打造的智能選品、智能設計、智能客服的智能化平臺,也是吉客印推進更深層次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舉措。
近年來,吉客印深入貫徹“數字中國”戰略,堅持“數據為軸、技術驅動”的發展理念,持續加強跨境電商全流程數字化改造,夯實企業數字化底座。目前,公司已累計投入超1.5億元研發資金,取得372項專利、256項軟件著作權。在數字化賦能下,吉客印成立短短6年,年營收從2.15億元增長至近4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80%,已成長為亞洲地區社交電商的龍頭企業。
人才作為公司的核心資產,吉客印高度重視每一位員工的發展。這支以80后90后為主力軍的團隊,不僅擁有輕松愉悅的辦公環境、和睦融洽的上下級關系,還有廣闊的發展晉升空間。在此氛圍下,員工一方面享受工作本身帶來的樂趣,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和多元化環境帶來的歸屬感,又能夠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想象力,與有趣的靈魂碰撞出更多火花。
這種員工眼中“向往的公司”,不斷吸引人才聚集。目前吉客印全國有2500余名員工,在鄭州日常運營、技術人員1500余人,引進外地和海外高層次人才超百人,簽約特聘博士數十人,獲評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專精特新企業、河南省瞪羚企業等多項榮譽。
吉客印公司員工線上運營工作場景
面對當今世界層出不窮的新技術浪潮,王亞朋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充分擁抱以AIGC、ChatGPT為主的AI新技術,解構、重構跨境電商全鏈路業務場景,利用大數據、AI等技術轉化為再生產力,以業務流程優化驅動IT系統升級,通過系統升級提升業務組織能力,持續保持在社交電商領域的絕對領先優勢,推動跨境電商行業向著數字化、智能化、品牌化發展的方向持續邁進。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劉地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