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記者從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成功開展了我省首例經皮主動脈支架置入術+左胸小切口微創冠脈搭橋雜交手術,這標志著該院在復雜心血管疾病領域的診治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這項復雜手術由該院心內科趙育潔、牛思泉教授團隊與心外科陳紅衛教授團隊協作完成。患者為71歲的趙伯伯(化名),患有長期高血壓病史,近期因反復心絞痛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冠狀動脈嚴重鈣化并彌漫性嚴重狹窄、升主動脈夾層并主動脈瘤”,因病變復雜,病情危重,遂轉至鄭州七院。
入院后,趙育潔、牛思泉教授團隊進一步完善主動脈及頭頸CTA提示“主動脈夾層合并主動脈瘤、右側頸內動脈鈣化并嚴重狹窄”。該院MDT多學科團隊會診后認為,患者冠脈為“前降支起始部至中段存在迂曲鈣化彌漫性嚴重病變”,不適合單純旋磨或內科介入;主動脈夾層合并主動脈瘤猶如定時炸彈,單純解決冠脈手術稍有不慎就可能危及生命;頸動脈嚴重狹窄又可能影響患者術中腦灌注,存在術中腦血管意外等風險。
遵照手術效果好、風險低、創傷小、患者及家屬接受度高的原則,決定對患者實施全麻下心內科、心外科聯合雜交手術。手術時,心內科先行經皮主動脈支架植入術,而后由心外科行左胸小切口微創冠脈搭橋,一次手術解決患者的兩個難題。
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心內科、心外科團隊攜手,日前在醫院的雜交手術室對患者實施全麻下手術治療。
首先牛思泉教授團隊行胸主動脈開窗支架置入術,成功放置主動脈大支架,完全覆蓋夾層動脈瘤,免除破裂的風險,充分保留左鎖骨下動脈,心內科介入手術一氣呵成。
然后陳紅衛教授團隊無縫銜接,在患者左胸小切口情況下成功實施心臟不停跳內乳動脈—前降支搭橋術。
手術期間,心內科、心外科團隊專家緊密配合,內科經皮主動脈支架置入術和外科左胸小切口微創冠脈搭橋雙管齊下,歷時4小時成功完成此次心內外聯合雜交手術。
術后當晚,患者順利脫機,兩天后病情穩定后轉至普通病房,患者恢復順利。
專家表示,對于同時有心內科和心外科手術指征的復雜病變的老年高齡患者,行心外科開胸手術創傷大、恢復慢、患者接受程度差,行心內科手術存在一定風險和局限性,但是通過多學科會診,心內科、心外科聯合診治的手段,會為患者提供出最優的治療方案。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汪輝 王紅 通訊員 汪俊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