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8日,由中華顯微外科雜志、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慢創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殘疾人康復協會肢體康復專業委員會主辦,鄭州仁濟醫院承辦的“鄭州仁濟醫院建院20周年慶典暨“感恩豫見·磨礪聚變”學術交流會”召開,顧立強教授、裴國獻教授等20余位國內著名專家,王義生教授、高延征教授等30余位省內知名專家來到現場,同時國內近千余名外科醫生參會學習。
2003年,鄭州仁濟醫院揚帆啟航,牢記“用愛心呵護生命,以專業保肢減殘”的使命,將顯微外科作為重點學科建設方向,從建院初期的30多位家人、30張床位,逐漸發展壯大到如今職工600余人、床位700余張,南北兩大院區一社區,專科特色鮮明、綜合服務齊全的三級創傷顯微外科專科醫院。
“醫院擁有河南省顯微外科重點學科、河南省慢性創面修復重點培育學科兩個省級重點學科,是中國顯微外科臨床基地、中國修復重建外科臨床基地、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技能培訓中心。”鄭州仁濟醫院院長侯建璽介紹說,醫院還榮獲國際國內病例大賽一等獎5項,河南省醫學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連續3年被授予德國萊茵TUV醫療服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單位,創造了單手十七截完全離斷再植全部成活、功能恢復滿意的記錄。
侯建璽說,二十年來,鄭州仁濟醫院在“孝心、愛心、感恩心、責任心”四心文化的指引下,勇擔社會責任,無論是汶川地震救災、支援武漢抗疫,還是救助家庭困難患者、幫助貧困大學生,仁濟人義不容辭,始終沖鋒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充分展現了仁濟人的責任與擔當,先后被湖北省、武漢市政府表彰并頒發紀念獎章,榮獲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先進集體、河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我是從鄉衛生院來的,第一次參加規格如此高、含金量如此高的學術會議。”一位來自基層的醫生激動不已。
很多參會基層醫生也紛紛感謝鄭州仁濟醫院,讓他們有一個這么好的學習交流的平臺,對外科新技術的最新發展有了全新的認知,可謂開闊眼界、滿載而歸。
參會專家們表示,社會辦醫現已成為中國多層次、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需求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顯微專科領域,以鄭州仁濟醫院為代表的顯微外科醫院不斷推進著專科的進步和學科的高質量發展。
侯建璽表示,站在新的起點,鄭州仁濟醫院將繼續堅持顯微外科+N發展策略,謀定強專科、寬綜合的發展定位,堅持以病友滿意為目標,持續引進先進技術和高端智能化設備,矢志不渝追求外科手術微創化、智能化、精準化,向著三級甲等創傷顯微外科醫院、中國創傷顯微外科醫院第一品牌的目標奮勇向前,為健康中原建設獻策出力,為不斷滿足中原大地乃至全國百姓健康需求做出更高、更大的貢獻。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