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750萬例全飛秒手術當中,僅國內全飛秒手術量就達到480萬例,占到一半以上。
目前的近視手術基本分兩種:激光手術和晶體植入術,角膜激光類手術又包括表層手術、半飛秒以及全飛秒手術。在眾多手術方式中,為什么全飛秒能成為“人氣王”呢?它到底有怎樣的優勢呢?
全面認識“人氣王”全飛秒
全飛秒激光近視矯正術(smile)是直接用飛秒激光在角膜基質層內制作微透鏡,再通過極小的飛秒激光切口,將微透鏡取出,相當于在角膜上“制做一副鏡片”,以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其理論矯正范圍可達到近視1000度,散光500度。
所謂飛秒,就是毫微微秒,1飛秒=1秒的一千萬分之一,你能想象這有多快嗎?所以全飛秒激光僅需二十余秒即可完成一只眼睛的矯正,全程無刀。
全飛秒誕生記
角膜激光手術從90年代開始開展,其中全飛秒也已經開展12年,在全飛秒誕生前,激光近視手術也在一路升級補bug。
自從1970年,蘇聯科學家發明了準分子激光,開啟了激光近視手術的無刀時代。當時的PRK、LASEK手術,是激光手術1.0版本;后來LASIK半飛秒手術出現,激光手術進入2.0版本;再到后來,全飛秒SMILE的核心技術“啁啾脈沖放大技術”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項諾貝爾技術被開創引入到超短光脈沖的放大,由此開啟了超短超強脈沖激光的新篇章,也催生了激光近視手術的3.0版本—全飛秒。
全飛秒VS半飛秒
它為什么叫全飛秒呢?和半飛秒有什么區別?
其實全飛秒主要是為了和半飛秒手術做區分而衍生出的名字,簡單理解就是:
半飛秒手術中先用飛秒激光制瓣,然后再用準分子激光進行切削,需要使用兩臺手術設備完成;
全飛秒手術全程使用飛秒激光來完成,只需一臺手術設備即可,患者無需移動,體驗也更舒適。
全飛秒到底有何優勢?
術后不適感較小
與其他術式相比,全飛秒手術過程及術后不適感較小,有些患者上午做手術,下午就可以恢復工作,對工作生活影響極小。
微創
角膜是一個非常“精細”的組織,內部含有很多神經組織。全飛秒手術微創特點,減少了手術對角膜組織及其內神經的影響。
特別是現在人們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用眼時間翻倍增長,加上很多患者術前長期配戴隱形美瞳等原因,導致很多人術前眼表情況比較“差”。所以選擇對眼表組織影響最小的手術,減少術后干眼發生,這點優勢也是手術醫生及患者無法忽視的。
無瓣
與飛秒輔助的LASIK手術相比,全飛秒激光手術切口小(2~4mm),不像半飛秒術中需要制作角膜瓣(≈20mm切口),可減少外傷引發的角膜瓣移位風險(角膜瓣移位、皺褶等),更適用于有參軍、從警等特殊職業需求或喜愛戶外運動的人群。
尖峰眼科·鷹鸮全飛秒
尖峰眼科集團目前擁有7臺蔡司全飛秒設備,13位蔡司官方認證的手術專家,是全省全飛秒近視手術領域中的“實力派”,而“鷹鸮”是尖峰眼科注冊認證的近視手術技術品牌,憑借多年手術經驗及技術積累,鷹鸮全飛秒在全飛秒基礎上,對手術技術進行了個性化改良設計,比如增加了大光區、超薄帽的個性化手術設計,優化患者術后視覺體驗。
夜間視覺質量——超清
鷹鸮系列激光手術采用7.0及以上超大光區設計,比常規的6.0光區面積增加了36%,有效減少術后眩光,明顯改善夜間視覺質量。
角膜切削量——超省
鷹鸮系列激光手術采用Placido &OCT引導的制瓣和薄帽設計,比采用平均值制瓣/制帽節省約28%,更節省角膜,讓摘鏡更安心。
當然,全飛秒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患者度數非常淺,評估術后發生角膜上皮下霧狀混濁概率很低,角膜表層切削手術同樣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再者,有些患者角膜有不對稱性散光,或者外傷造成的其他角膜問題,更適合選擇角膜地形圖或全眼像差引導的個性化角膜手術。
另外,對于高度近視或角膜厚度較薄的患者,ICL晶體植入手術更加適合。
所以,即便全飛秒手術是“人氣王”,也并非所有情況都適合。大家在選擇手術方式前,應該借助先進檢查設備,由專業的醫生對檢查數據進行分析后,再結合醫生的建議,完成最優的選擇。
2023暑期摘鏡圓夢季,鄭州尖峰眼科醫院近視手術N多福利大放送助力圓夢。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蔣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