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鄭州·黃河馬拉松賽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由中國田徑協會認證,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田徑自行車運動中心監管,鄭州市體育局、鄭州報業集團、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惠濟區人民政府共同承辦。鄭州鄭馬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中跡體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全程運營。
作為鄭州市的城市專屬馬拉松,鄭馬可謂“一出生就風華正茂”。在2018年賽事創辦之初,就獲得了國內權威第三方賽事評論機構的高度評價,當年獲評中國田協銅牌賽事,并榮膺“最美賽道特色賽事”獎項,2019年進一步獲評中國田協銀牌賽事,同時榮膺“民族民俗特色賽事”。短短兩年時間,鄭馬就憑借著精心的設計、優質的服務給跑友帶來了上佳參賽體驗,并迅速“出圈”,成為鄭州市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
時隔三年,終于回歸的鄭州馬拉松可謂是重裝上陣。相比前兩屆,今年的鄭州馬拉松特別突出了“黃河”元素。這也是本屆賽事的一大亮點和煥新之處。
黃河是鄭州的母親河,鄭州也是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是鄭州這座城市在成長過程中的必然使命,因而今年鄭州市經研究規劃,并報中國田協同意,將鄭州馬拉松賽特別融入黃河元素。鄭州·黃河馬拉松賽,以“一場賽事,兩個主題,兩個賽道”為主旨,主賽道延續“鄭馬”的城市經典線路,串聯起“大玉米”、會展中心、商城遺址、二七塔等城市地標,展現城市發展成果;在黃河大堤和沿黃旅游公路設置約6公里的健康跑新賽道,使廣大跑友可以近距離感受黃河魅力,體驗黃河文化。兩條線路的賽事同日舉行,完美呈現城市與黃河的交相聯動。
同時,今年“鄭馬”還牽手蘭州、東營等黃河沿岸馬拉松舉辦城市,聯合發起了“黃河馬拉松系列賽”,也已通過中國田協審批,本屆“鄭馬”將是今年系列賽4站中的重要一站。未來,“黃河馬拉松系列賽”將成為沿黃諸城市的聯系紐帶,加速推進各城市間體育、文化、旅游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在創辦之初,彰顯鄭州特色、弘揚中原文化就是“鄭馬”的理念。在突出黃河元素的同時,2023年的“鄭馬”仍延續了前兩屆賽事經典的“配方”和“味道”。賽道依然會串聯鄭州市內眾多地標建筑,跑友可以用腳步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賽事也會繼續扛起“姓氏馬拉松”的大旗,以賽為媒去傳播中原根親文化,跑步尋根,仍是跑友們獨一無二的參賽體驗;賽事組委會仍將以“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為準則,以“大平臺、大視野、大傳播”為手段,以“有活力、有文化、有溫度”為方向,為參賽選手打造一場誠意滿滿的賽事。
過往兩屆“鄭馬”,憑借專業的競賽組織、獨具特色的賽事文化、貼心的跑者服務和全方位立體式媒體傳播,贏得了廣大跑者和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在贏得上佳口碑和深受追捧的同時,“冰冷”的中簽率也曾令不少跑友失望。回歸后的“鄭馬”,充分從跑友的需求出發,努力讓更多的人踏上“鄭馬”的賽道。相比往屆,今年的賽事規模有了明顯提升,全程馬拉松參賽名額為15000人,半程馬拉松名額為10000人,均有大幅度增加,其中全程馬拉松的參賽名額更是提升了1倍多。此外,城區主賽道的健康跑及家庭跑項目(約5公里)參賽規模設定為14000人,分會場約6公里的沿黃旅游公路健康跑參賽規模為1000人,總參賽人數40000人。金秋時節,4萬人共跑“鄭馬”,這將是鄭州市今年規模最大的一場國際體育嘉年華。
8月28日10:00,“鄭州銀行杯”2023鄭州·黃河馬拉松賽事報名通道正式開啟,全程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項目的報名截止時間為9月3日17:00(報名全程馬拉松項目的選手須有中國田徑協會認證賽事全馬完賽經歷)。若最終報名人數超過賽事規模,組委會將通過抽簽的方式來確定參賽選手,抽簽結果預計于9月中旬公布。健康跑、家庭跑和沿黃旅游公路健康跑的報名,則采取先到先得、報滿即止的方式。
組委會特意提醒廣大跑友,了解競賽規程和報名須知、正確提交報名信息是選手中簽或報名成功的前提,跑友在報名過程中一定要仔細閱讀參賽年齡要求、健康要求、重要說明等相關事項,確保提交的報名信息及時、準確、有效。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郭韜略 劉超峰/文 鄭馬組委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