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騰,滾滾東去。加強沿黃各省(區)流域合作對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9月17日上午,接受記者采訪時,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簡小文開宗明義。
他說,黃河流域保護對于九省(區)人民非常重要,特別是我們內蒙古,是整個黃河“幾”字彎的重要組成部分。九省(區)人民一起攜手共同保護母親河,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來講具有重要意義。比如說,黃河流經的沙漠地區的泥沙流失,對于下游生態有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九省(區)人民共同把母親河治理好、保護好尤為重要,這也是黃河流域九省(區)人民的共同需要。
那么,內蒙古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有哪些科學實踐?簡小文告訴記者,6月上旬,習近平總書記剛剛視察完內蒙古,對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特別是治沙工程提出了明確要求。內蒙古這幾年全力以赴,在黃河周邊地區全力治沙、護沙、固沙,取得顯著成效,整個生態有了較好的改觀。此外,他們還對黃河水質進行全面治理,特別是烏梁素海。因為黃河灌區的水進入河套平原之后,有大量的灌溉排水流入烏梁素海,這不僅對水資源是一個浪費,而且會導致土地鹽堿化。近些年來,內蒙古全力進行水質治理,現在烏梁素海的水質非常好,已變成黃河沿線一個重要的旅游點。
“我們還對黃河支流實施了治沙工程,防止泥沙進入黃河主道,對大量支流進行大力治理,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簡小文告訴記者。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成燕/文 李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