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節”將至,記者從相關獲悉,新密市神仙洞村打造的伏羲山植物館將對外免費開放。屆時,市民可以帶著孩子在這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里,一邊游覽美麗的山水景觀,一邊了解伏羲山1000多種植物知識,還可以近距離接觸農作物標本及液態植物標本。
據了解,神仙洞村地處伏羲山深處,因域內“北方最長溶洞”——神仙洞而得名,該村緊抓發展伏羲山全域旅游、伏羲山美麗鄉村組團的大好時機,突出“文化、休閑、健康、體驗、生態”主題,積極探索“旅游+民宿”產業發展模式,走出了一條以旅游民宿帶動貧困山區鄉村振興綠色發展之路。2021年底,農業農村部發布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名單,神仙洞村便是其中之一。
神仙洞村位于伏羲山風景區核心區域,有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廣成子、伏羲女媧、始祖黃帝和鬼谷子招徒授課等歷史文化傳說故伏羲山故事都源于此。除了豐富的旅游資源,該村近年來打造的伏羲山植物館,是目前鄭州地區唯一的一家地方性植物館。這里群山環繞,翠色點點,是人們休閑度假的絕佳場所。伏羲山保存有許多珍貴的稀有植物,擁有豐富的植被資源。據不完全統計,伏羲山植物種類有1600余種,是一座天然的植物王國。進入植物館,右首就是序言,簡單介紹伏羲山植物情況,左邊是伏羲山衛星俯瞰浮雕圖,標注了主要的景區村落和道路交通。伏羲山有各類植物1600多種,其中還有很多中草藥植物種類和不少的特色植物、稀有植物,如亢木、南蛇藤、青檀、白松、密二花、細辛、防風、小玉竹等。徜徉在植物館內,可以通過大屏幕一起領略伏羲山的大美風光和豐茂植被,也可以通過各類柜架,近距離觀賞伏羲山中常見的農作物標本以及液態的植物標本。在體驗互動區,還可以看看VR、追追光影,可以池塘觀魚,認識伏羲山中最古老的蕨類植物。
蕨類是進化水平最高的孢子植物,繁盛于2億8千萬年至3億6千萬年前的石炭紀時期,植株高達20-30米,種類約12000種。今天地球上的優質煤基本上就是由這些石炭紀時期的大型蕨類植物形成的。伏羲山區發現的蕨類植物主要有風尾蕨、鐵線蕨、黑足鱗毛蕨、雙蓋蕨等10余種,可食用、可藥用,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它們是活的植物起源和演化的見證,也是伏羲山作為古老圣山的一個有力證據。
據了解,神仙洞村山水交錯,風光優美,且免票開放,停車場內免費停車,除了豐富的山水資源,還有多處紅色旅游景點。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成燕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