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能社會建設中,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的重任。近年來,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加強技術技能積累,產出了一大批高質量科研成果,培養了一大批德技兼修、技能高超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凝練了“內修技能、外強聯動”服務技能社會模式,為高質量服務技能社會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強化技術技能積累,服務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圍繞河南十大戰略新興產業鏈條,緊跟河南產業變革、技術迭代更新和現代農業發展,持續加強科研創新團隊建設,打造一批技術技能創新成果。
完善技能鑒定制度,加強學生技能等級評價。通過考試考核、直接認定、過程化考核和競賽取證等途徑,鼓勵學生提升技能,人人持證,并將相關要求與人才培養方案相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三教”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打造示范性產業學院,突出培養學生實操能力和專業技能;大力開展“1+X”證書認證,進一步完善校級學分銀行,對接國家資歷框架建設;強化名師帶徒、匠心傳承,打造師德高尚、技藝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雙師型”教學隊伍。
完善“三級”競賽制度,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良好氛圍。完善競賽制度,提供人人出彩機會,以活動帶培訓、以競賽提技能,鼓勵引導師生樹立技能成才、技能報國觀念,在各級技能競賽舞臺上展示風采。
廣泛開展技能培訓,打造社會培訓特色品牌。加快社區學院、鄉村振興學院建設;校企合作打造一批特色繼續教育課程;按照“突出優勢、彰顯特色、打造品牌”工作思路,開展定向、訂單、定崗和學徒制培訓;分業態建立健全培訓課程體系,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共建共享。
充分發揮政府推動和市場引導作用,構建“五業”聯動機制。依托河南省農業職業教育集團資源、河南省農林牧漁職業教育集團,巧借政府資源,整合校企資源,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深化產教融合,構建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機制。
通過內修技能、外強聯動模式構建,學校技術技能積累水平、人才培養水平和社會服務水平成績卓著。聚焦種子這一糧食“芯片”,孜孜以求,培育玉米、番茄、大蒜等品種10余個,推廣栽培新技術60余項,其中1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近年來,獲得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1項,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教師教學能力比賽一、二、三等獎各1項,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2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3項,國家教材獎1項,國家級規劃教材19部,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職業教育虛擬仿真實訓基地1個等優異成績。同時,學校積極投身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主戰場,成立“三農”專家服務團、鄉村振興學院等,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累計培訓各類人員38萬余人次,打造了學校“3+1+N”校地合作、服務鄉村振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