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畢業于河南中醫藥大學針推系,針灸康復科主任醫師劉豐艷在新密市中醫院勤勤懇懇工作至今,贊譽頗多。
她是中華中醫藥學會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學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針灸學會委員、河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外治分會委員、鄭州市中西醫結合疼痛學會常委......獲得過“新密市名醫”等稱號。
近三十年來,她運用“醒腦開竅”針刺法治療中風后遺癥、使用“筋針療法”治療經筋病、筋骨病等,采取“脈息術”“呼井術”“針灸五術”等療法治療疼痛性、臟腑性病癥,她還將“導引術”應用臨床治療脊柱等相關病癥,患者反映良好。心向往之、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劉豐艷一片癡心在白毫,用療效驗證自己的初心,被群眾譽為“劉氏針灸”。
每天,劉豐艷總是提前到崗,熱情為前來候診的百姓精心診療。診療之余,她心無旁騖又把一腔熱愛傾注在中醫針灸理論研究上。中醫古籍經典是中醫理論體系的基石,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她精勤不倦、傳承求新,數十載孜孜以求。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只有滿腔熱忱、心懷大愛,才能憑借過硬的技術為患者祛除病痛。為使治療效果最大化、方式多元化,劉豐艷積極與團隊技術力量深耕中醫經典,探微中醫藥諸家,參觀學習外出培訓,探求行之有效的特色診療之道,達到“握針如虎”針到病除的治療效果。
在臨床工作中,劉豐艷在疼痛及臟腑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等方面傾注大量心血,她采用多元精準化的特色療法為患者解除痛苦,獨樹一幟。運用“筋針療法”在經筋、筋骨病及頸肩腰腿的急、慢性疼痛方面療效明顯又經濟無痛。引進“脈息術”“呼井術”“針灸五術”“導引術”等技術,治療疼痛性、臟腑性及脊柱等病癥,受到患者充分肯定。不唯此,劉豐艷根據四時節氣之變化運用“冬病夏治”“冬病冬治”療法,治療頑固性疑難病癥,效果確定。
“豐艷,你看看我這胳膊咋不會動了?”出現在診室的李女士是劉豐艷的“忠實粉絲”,她們的相識是從一次“不信任、試試看”的診治開始的。李女士患有腦血管病,還有多年嚴重的腰椎病,行走艱難,多方治療癥狀不緩解,還出現了嚴重的焦慮情緒,最后,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劉豐艷診室就診。劉豐艷詳細了解情況并安慰開導,為她施針治療,瞬間疼痛就得到了緩解。隨后,經過一療程的系統針治,李女士的疼痛完全得到疏解,肢體不利的癥狀明顯減輕。李女士逢人便夸:“劉豐艷的針灸好、態度也好......”受劉豐艷的影響,李女士的女兒報考了醫學院校的針灸專業,立志要做一名與劉豐艷一樣的好醫生。
憑借仁心仁術,劉豐艷的針灸特色治療技術和熱情服務態度在患者之間傳播,有口皆碑,越來越多的患者慕名而來。
不僅兢兢業業臨床服務十數年,在傳道授業方面劉豐艷也可圈可點。她將自己的臨床經驗、特色技術傾囊相授,手把手傳給下級醫師和一屆又一屆的實習學生。她注重科室人才建設,善于發現每名醫師的優勢和短板,幫助他們揚長補短拓寬醫徑。“劉老師真的很有魅力,只要有她在,我們工作起來就覺得安心。她對患者、對工作、對我們這些低年資醫生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一名年輕醫生動情地說道。
目前,劉豐艷擔任鄭州黃河護理學院外聘教授職務,講授2022級康復一班的《中國傳統康復技術》課程,分理論授課和實訓操作兩部分。與臨床工作狀態一樣,教學中,劉豐艷融學于趣、化教于心貫穿于課堂上,不僅傳授豐富知識,更傳授醫學人文精神,把知識與做人理念無私奉獻給莘莘學子。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薛璐 通訊員 劉剛赤 馬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