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作為全國大遺址保護的學術會議,第四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在新鄭舉辦,可謂是全國考古遺址公園的“大集結“,意義非凡。此次盛會緣何“花落”河南,專家為何云集新鄭?會上給出了答案。
河南: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數居于全國前列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任偉介紹,河南作為全國大遺址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在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目前已建成殷墟、隋唐洛陽城、漢魏洛陽故城、鄭韓故城、鄭州商城、偃師二里頭、澠池仰韶村等7處掛牌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另有鞏義宋陵、淮陽平糧臺古城、偃師商城等10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進入立項名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總數居于全國前列。
河南在大遺址保護、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方面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工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初步發揮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良性社會效應。
“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因此,河南的考古遺址數量、規模和影響力居于全國前列,也因此扛起了更多的大遺址保護、傳承與發展的責任。”河南省文物局二級調研員何軍鋒表示。
新鄭: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事業發展貢獻了新鄭案例
新鄭是黃帝故里,也是鄭韓故都。一邊是古老而厚重的遺址,一邊是現代時尚的城市生活,二者如何和諧共生?新鄭市深入實施“生態保遺”工程,將文物遺產遺存保護展示與生態建設、人民群眾社會文化活動空間、城市建設發展相結合,讓文化遺址鮮活起來,使古遺址融入現代生活。2017年12月,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國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長辛瀘江在致辭中表示,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黃河流域的明珠,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見證。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新鄭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動下,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運營更加完善、文物風貌大為改觀、文化魅力更加彰顯,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事業發展貢獻了新鄭案例。
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大會上,新鄭市委書記馬宏偉表示,按照“1136”總體工作布局,新鄭市以全國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一流現代化臨空名市為統攬,持續推動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建設,不斷提升鄭韓故城文化優勢,做大做強鄭韓故城品牌,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楊宜錦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