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鄭韓故城志》出版,填補大遺址保護志書空白

          2023-10-1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10月中旬,在溱洧河畔,鄭韓故城新鄭再傳佳訊,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市地方史志編撰委員會共同編撰的《鄭韓故城志》正式出版。該志歷時3年,內容客觀全面,語言通俗流暢,排版圖文并茂,詳細介紹了鄭韓故城的考古發掘、遺址遺跡、出土文物、研究保護等方面的情況,全面反映了鄭韓故城的歷史變遷和發展現狀,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一部內容豐富、資料翔實、體例完備的專業志書,也是一次對鄭韓故城全面詳盡的調查和階段性的總結。

          河南省文物局局長任偉、河南省考古研究院院長劉海旺分別為該書作序。

          作為東周時期名城,鄭韓故城位于溱洧之畔,自春秋初年起,鄭、韓兩個頗具影響力的諸侯大國,先后于此建都530余年。2000多年的歲月,今日的鄭韓故城城垣巋然,鄭國的宮殿、宗廟、社稷、陵墓、鑄銅、制陶等遺址尚存,體現了東周列國都城的典型模式,是世界上同一時期保存最完整、城墻最高、面積最大的古城。

          20世紀以來,鄭韓故城重要考古發現層出不窮。1923年8月,新鄭縣城李家樓鄭公大墓現世,“新鄭彝器”名揚中外,一對青銅蓮鶴方壺分別被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成為兩院的鎮館之寶。20世紀60年代,相繼發現了鄭韓兩國的宮殿宗廟基址、鑄鐵遺址、戰國冷藏室遺址及多處夯土臺基等。

          鄭韓故城的重要發現,多次榮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被列入20世紀全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可謂震古爍今。為進一步推進鄭韓故城的文物保護工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工作站、新鄭市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的同志充分利用60余年積累的考古成果,共同編撰了《鄭韓故城志》,是我省首部大遺址方面的優秀專志,集科學性、知識型、可讀性于一體,填補了河南省大遺址保護志書的空白。

          據新鄭市地方史志辦公室主任李磊介紹,該志書由新鄭市地方史志辦公室牽頭,聯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鄭工作站、新鄭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黃帝故里文化研究發展中心、新鄭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等單位,成立了專門工作機構,正式啟動了《鄭韓故城志》編纂工作。在編纂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的情況下,《鄭韓故城志》編委會多次召開會議,對篇目結構反復討論,重點在特色上下功夫,最終確定為凡例、概述、自然地理環境、鄭韓時期歷史、考古發掘、遺址遺跡、出土文物、遺址保護、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學術研究、藝文志、名人名家與鄭韓故城、人物、文化資源挖掘與利用、大事記、附錄等章節。?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楊宜錦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