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在黃龍崗社區新水井通水成功儀式現場,二七區櫻桃溝管委會黃龍崗社區黨員干部群眾歡呼雀躍,大家端著甘甜的井水一飲而盡,黃龍崗社區的新水井出水了,困擾社區近30年的吃水難題終于得到了解決。
鄭州老八景之一的“梅峰遠眺”位于鄭州市二七區櫻桃溝管委會黃龍崗社區,這里溝壑縱橫,自然風光秀麗,春有櫻桃夏有杏,秋有葡萄和香梨,每年吸引了許多鄭州市民前來游玩采摘。也正因為這里是鄭州最高崗,打井吃水一直是困擾黃龍崗群眾的民生問題。
遠水解不了近渴 吃水是件體力活
早在20世紀80年代,村里吃水主要依靠人工拉水,村民常常步行六七里地用架子車到別的村排隊拉水。排一天拉回來一車水,一家人省著用兩到三天,那時候吃水問題算是個“體力活”。
村民王金秀至今還記得,家里跑大老遠拉回來的一桶水除了洗菜做飯,洗衣服都不舍得用。遇上下雨天就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擺到院子里接雨水,儲存沉淀后用來掃灑、澆地。
為群眾急難愁盼 千方百計引水來
黃龍崗村位于鄭州市西南30里處,這里南接梅山,處在西高東低的丘陵之上,由于地勢突高,所以稱為“崗”。崗的下部為石頭,上部則為厚厚的黃土層,周邊有多條深溝,地勢高、地質硬,這正是黃龍崗村當時沒有水井的重要原因。
時至20世紀90年代,黃龍崗社區在鄭州市財政局的幫扶下,打出了群眾翹首以盼的第一口水井,群眾吃水難問題得到初步緩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附近人口不斷增多,一口井無法滿足社區近6000余名群眾的吃水需求。自2013年起,通過櫻桃溝管委會多方協調,黃龍崗社區再次“借”水進村,群眾吃水問題依舊是黃龍崗社區的“心病”。
深井打出甘甜水 涌進群眾心坎里
近年來,黃龍崗社區堅持黨建引領,以“五星”支部創建為抓手,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以建設鄉村振興田園綜合體為藍圖,把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著力發展櫻桃、大杏、葡萄等采摘觀光特色產業,走農旅融合發展道路,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就業增收,優化養老服務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持續建設發展中,社區黨總支一直把群眾“飲水愁、用水難”的問題放在心上。2023年,在二七區農委、二七區慈善總會、櫻桃溝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歷時數月,黃龍崗社區成功新打了一眼深1000余米的深水井,這一舉措徹底解決了群眾的吃水難題,自此群眾能喝上穩定水、干凈水、放心水。
下一步,櫻桃溝黨工委將堅持把幫助人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擺在首位,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持續為各項民生項目工程建設有序推進保駕護航,托起轄區群眾“穩穩地幸福感”。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朱翔宇 通訊員 王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