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以假充真,制售假冒牛肉食品團伙主犯獲無期徒刑 提醒:網購食品一定要選正規平臺,并不是合成肉都違法

          2023-11-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牛肉干、風干牛肉、手撕牛肉……等經過加工的牛肉制品成為很多“肉食愛好者”的零食首選。但,某些電商平臺上的各種牛肉制品卻吃不出一絲絲牛肉。這不,一條包含生產、銷售、運營的“假牛肉”生產鏈被司法機關完整揪出!今天,河南省高院豫法陽光發布一起案件,團伙15人均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主犯申某被判無期徒刑。

          案情:制售假冒牛肉食品,主犯被判無期徒刑

          申某富系河南某食品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經營期間委托被告人申某財擔任該公司總經理,并聘用劉某超等人生產、銷售各種肉類加工產品。

          2020年4月,申某富出資組建電商部門,在多個電商平臺開設店鋪30余家,用于銷售生產的肉類加工產品。此后,申某富組織人員購進馬肉、鴨肉、雞肉和豬肉,通過腌制、鹵煮、烤制、晾曬等工藝制作成“手撕牛肉、風干牛肉、五香牛腿肉、五香牛腱子”等制品,以虛假宣傳和假冒包裝等形式,通過線下渠道和線上電商渠道銷往全國各地。申某富等人生產、銷售假冒牛肉制品,銷售金額共計2690余萬元。此外,申某富等人還生產、銷售以大豆油添加香精、色素等冒充的假芝麻香油,銷售金額共計180余萬元。

          安陽市檢察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對被告人申某富等人提起公訴。經安陽市中院一審、河南省高院二審,認定被告人申某富等人以假充真,生產、銷售假牛肉制品、假芝麻香油,銷售金額共計2870余萬元,其行為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共同犯罪中申某富、申某財系主犯,其余14名被告人系從犯(包含車間技術人員、倉儲運營人員、網店銷售運營者等)。據此,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被告人申某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被告人申某財、劉某超等人有期徒刑15年至2年不等刑期,并處罰金。

          提醒:購買食品一定要選擇正規平臺

          辦案法官介紹,近年來,一些不良商家用價格相對便宜的馬肉、鴨肉等冒充牛肉制品牟取暴利。此類假牛肉制品通常出現在牛肉干、牛肉卷、牛肉丸、燒烤食材等產品中,加入牛肉味調味料后達到口味混淆的效果,嚴重危害食品安全、侵犯消費者權益。

          不法分子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銷售更容易掩蓋產品真實品質,嚴重擾亂食品安全監管秩序,同時增加了監管和打擊難度。

          所以,廣大消費者一定要擦亮雙眼,在通過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購買食品時,要注意選擇正規平臺,莫貪小便宜,如遭受欺詐要及時保存證據,依法投訴,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知識點加餐:并不是合成肉都是違法的

          辦案法官同時表示,并不是合成肉都是違法的,如實標注其成分、配料,且添加劑成分劑量符合標準的合成肉類產品也是可以銷售的。

          本案中的“假牛肉”,雖經檢驗部分產品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未發現有毒有害成分,但被告人故意將馬肉、鴨肉等冒充“真牛肉”對外銷售,屬于以假充真,亦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

          如果產品并未以假充真標注其為牛肉、牛肉干等,而是如實標注其成分、配料,且食品添加劑的成分劑量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生產經營者盡到標注說明義務,排除故意誘導消費者產生混淆誤認的其他違法情形,此種合成肉類產品也是可以銷售的。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