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黃河文化月之系列群眾性文化活動 | 奮楫揚帆新征程 乘風破浪勇向前

          2023-11-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11月17日,歷時兩個多月的2023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圓滿落幕。其間,鄭州持續打造“文化鄭州”“書香鄭州”“書畫鄭州”“文藝鄭州”“體育鄭州”“戲曲鄭州”等城市名片,以一系列形式豐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擦亮“天地之中,華夏之源,功夫鄭州”城市品牌。

          芝麻街雙創園,一次集合唱和樂隊快閃演出的活動成功舉行

          為更好地弘揚黃河文化,省直、市直和縣區文化單位積極聯動,累計推出20項群眾性文化活動,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熱烈文化氛圍,展現出黃河與時代的波瀾壯闊,讓黃河文化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作為2023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的組成部分,“書香河南”全民閱讀大會鄭州分會場活動陸續開展。9月1日上線的書香河南公共文化平臺,將閱讀從傳統的“紙質”轉移到便捷的“掌上”,讓全民閱讀觸手可及。

          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進行的“文藝鄭州”表演

          9月22日~24日舉辦的中原茶文化節,以茶會友,同四方來客共享美好生活。

          鞏義市第十一屆戲曲文化藝術節于9月29日~10月13日舉行,《包青天》《義烈風》《三娘教子》《秦香蓮》《打金枝》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累計吸引1萬余人次觀看。

          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在高新區非遺館開展的“站在這里看黃河”2023年鄭州高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展,展出了祥營獅鼓、剪紙、傳統繩結藝術、黃河澄泥硯、絲綾堆繡等多個非遺項目。

          芝麻街雙創園,合唱快閃演出

          9月25日~10月31日在上街區開展的“我眼中的大美中原”全域攝影展,以450幅攝影作品、9個短視頻作品訴說城市更新迭變,表現人民幸福生活,多角度展現鄭州的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7月14日晚,作為鄭州第三屆山河藝術節的開幕大戲,大型舞劇《李白》在鄭州大劇院精彩上演。在為期3個月的活動中,44臺75場精選口碑劇目及配套主題活動陸續精彩上演,為市民奉獻一場場文化盛宴。

          音樂、戲劇都已到位,怎能少了書畫的身影?9月至10月,行走的故宮文化·故宮《石渠寶笈》繪畫數字科技展在鄭州芝麻街1958雙創園展出。1300余平方米的展廳里,“三希寶帖”細說書法之美、《步輦圖》彰顯盛唐氣象、《重屏會棋圖》暗藏殘酷宮斗、《千里江山圖》收錄北宋秀麗山河……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徜徉此間,感受華夏千年的喜怒哀樂。

          接地氣、有溫度、民眾參與性強是今年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的一大特色。電影、舞蹈、“村晚”……鄭州各縣(市、區)好戲連連,舉辦了一系列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

          水墨丹青,飽蘸中原人文之盛,而以鏡頭記錄真實的攝影藝術,在方寸之間彰顯城市的氣象之新。11月17日,“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藝作品展暨2023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閉幕式在鄭州美術館舉行,為本年度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歷時兩個多月,多樣的形式、生動的表達、豐富的內容,共同織就了2023年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群眾性文化活動的花團錦簇。未來,鄭州也將繼續以黃河文化之力激發現代化河南、現代化鄭州建設的磅礴偉力。

          黃河科技學院的畢業季文藝匯演為“文藝鄭州”增添了大學生的青春活力

          記者 張曉璐 彭茜雅 /文 白韜 馬健 /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