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北京市正處于呼吸道傳染病高發季節。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認為,兒童在今冬有可能出現2到3次發熱。
據報道,自今年 9 月以來,多地相繼出現支原體肺炎就診高峰,成人及兒科發熱門診、急診接診量高居不下。而隨著步入 11 月,部分地區、尤其以北京為主的北方城市已率先出現流感病例數的上升。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近期,在門診中不乏出現反復發熱的病例。目前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即使短期內有過呼吸道病史,也要做好預防、不能放松警惕。
李侗曾介紹,出現反復發熱可能存在兩種原因:
一種情況是患者在癥狀減輕但尚未痊愈的狀態下復工復學,環境變化、溫度差異、過量運動等刺激影響,導致患者免疫力降低,出現病情的反復或加重。
另一種情況則是出現了混合感染、交叉感染。他說,流感病毒、肺炎支原體、合胞病毒及新冠病毒等病原體在感染痊愈后會使人體產生相應的免疫能力,一般能在2到3個月內防止人體再次感染同種病原體。而今年的呼吸道傳染病流行的特點,除了高峰期提前外,還呈多種病原體共同流行。這不僅給混合感染創造了環境,也在一定程度上給醫務人員的診療帶來了難度,“醫生無法僅憑經驗和患者流行病學史就做出基本的判斷,診療施治更依賴檢驗檢查結果。”
因此,已經感染過呼吸道傳染病的患者,即使痊愈也不能因此放松警惕。要做好手衛生;在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場所,科學佩戴口罩;不帶病上班、上學,以防病情反復、交叉感染、惡性循環;及時接種好流感等相關疫苗。同時,他認為,托幼園所、學校的兒童在今冬有可能出現2到3次發熱,家長應做好應對準備、提高警惕。
兒童:出現這些情況需要及時就診
兒童呼吸道感染多表現為發熱、咳嗽,年齡較大的患兒若出現低燒、咳嗽等感冒癥狀,可先居家觀察;若出現精神反應弱,發熱溫度高,持續不退,則需考慮送醫就診。
3歲以下的患兒發燒時可先吃退燒藥控制體溫,就診結束后,若發燒間隔時間開始拉長,是好轉的表現,可繼續在家用藥治療觀察;如果發熱間隔未縮短,發熱峰值不降低就需要考慮前往醫院就診。
6個月以下的患兒并不容易發燒,若發燒需立刻前往醫院就診。該月齡嬰兒還需留心觀察,即使沒有發燒、咳嗽,若出現納奶差、吐沫的情況,家長需考慮孩子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需注意孩子的精神狀態,若孩子不發燒,但睡眠明顯增多,不易叫醒,精神萎靡,需及時送醫就診。
若孩子不發燒,僅輕微咳嗽,可先居家觀察。
孩子輕微咳嗽,家長不必過度緊張。對于呼吸道疾病,咳嗽其實是在保護氣道。氣道是敞開的,每當氣管壁內的纖毛發現細菌病毒入侵時,便會通過咳嗽的方式將其排出體外。因此,大部分的咳嗽都是身體在阻止細菌、病毒、支原體從上呼吸道到下呼吸道。
若孩子一到換季便咳嗽,需考慮是否為過敏性咳嗽,建議去醫院變態反應科、呼吸科檢查肺功能,排除哮喘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