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
昨日上午,廣大文博愛好者再次相約在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商都講壇”,傳承大國文明,感受大家風采。本期商都講壇邀請到著名考古學家孫華先生講授“中國上古時期的城市——兼談中國古代的兩種都城規劃思想”。
孫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學術委員會主任,知名考古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夏商周考古、西南地區考古和文化遺產保護的教學與研究。長期致力于夏商周考古、城市考古、建筑考古、石窟考古、交通考古等研究,是中國文化遺產學科的主要奠基人和代表學者。
本次講座中,孫華以良渚古城遺址、石峁城邑遺址、二里頭遺址、鄭州商代都城遺址等中國著名古城為例,向市民介紹和解析中國古代城市“法象上天”“縮放大地”的都城規劃布局理念。通過精彩講授,讓觀眾了解到古人營造都城的奇思巧智,他們將觀察到的天空中最顯著和穩定的星象,如銀河、紫薇、天極等投影到地上以營建都城,以天文星象作為啟發,把地上的河流比喻為“天河”,并以此為界,在河水兩岸規劃不同的功能分區;此外,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以“井田制”作為理想城市規劃的基本要素,延伸出更大的“天下九州”政區地理觀念,以此為城市規劃藍圖。中國都城營建實踐的思想基礎可以解碼到上古時期的“法象上天”“縮放大地”,這兩種都城規劃理念,其奠基的影響穿透時光的厚重,一直延續傳承至今。
孫華把中國不同地區古代城市的起源、發展放置于統一背景下,整體思考古代城市的規劃思想、布局、建設及相互間的關聯性,對古代都城建設思想的學習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與啟發。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左麗慧 通訊員 王羿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