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明辦主辦,鄭州市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中心、市志愿服務聯合會承辦的鄭州市“文明之城 志愿鄭州”——第38個國際志愿者日主題實踐活動在紫荊山公園拉開帷幕。來自市內各區、各服務領域的30支志愿服務隊伍和20個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團隊的志愿者參加活動,以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線上線下結合,普及志愿服務知識
“國務院《志愿服務條例》是哪一年頒布的?”“志愿服務的精神是什么?”活動現場,來自鄭州旅游職業學院的20名志愿者向市民發放“兩個條例”讀本,宣傳普及志愿服務知識,并通過有趣的游戲互動進行知識競答,讓市民理解和認同志愿服務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依托“鄭州工會會員服務”公眾號,推出了“志愿服務‘兩個條例’線上有獎知識競答”活動,持工會卡通過線上答題即可獲得紅包獎勵。
活動現場累計發放“兩個條例”讀本2000冊,61106人參與線上答題。
志愿服務項目交流展示現場“圈粉”
鄭州愛樂樂團系列惠民音樂會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國“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攜手共建幸福河”基礎上,打造了全國第一部由志愿者完成的民族交響樂“黃河交響曲”,并在現場進行了演奏,吸引諸多群眾圍觀。
“鄭州市民講鄭州”項目是由鄭州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發起并執行的全民都可參與的志愿服務項目。宣講師在活動現場輪流“開播”,吸引志愿者報名加入!以詩詞歌賦、順口溜、講故事的形式繪聲繪色地訴說鄭州的人文地理、歷史美食,現場招募百余名市民宣講志愿者。
“有聲明信片”全民閱讀志愿服務項目也從工人文化宮搬到現場,“圈粉”無數。市民群眾通過書屋內設置的朗讀亭錄制自己的朗讀作品,選配背景音樂,制作“有聲明信片”,制作完成后可以通過書屋“黨建留聲墻”分享給游園群眾。
活動現場還有關注志愿者賦能和激勵回饋的“管城大愛”社區志愿者發展項目、為殘疾人融入社會提供服務的“綠城螢火·以殘助殘”志愿服務項目、以殘障人士為主體打造的“無聲力量 大愛無疆”文藝助殘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等,他們通過視頻展示、現場教學、互動游戲、有獎競答、情景再現等形式生動地展示了項目執行情況,闡釋了志愿服務精神。據了解,參加現場展示的項目共有20個,對比去年同期活動,有8個項目是第一次通過項目交流展示的形式公開向社會亮相。
首個地鐵圖書漂流屋試運行
在鄭州地鐵1號線紫荊山換乘站內,首個地鐵圖書漂流屋——“鄭好讀書·一本書圖書漂流屋”開始試運行。不少市民和志愿者紛紛拍照打卡留念并踴躍捐書借閱。
“地鐵站放置圖書漂流屋非常方便,我可以在候車時借閱自己感興趣的書籍,乘車時翻看,這大大充實了我的通勤時間。”有前來借閱圖書的市民朋友興奮地說。
據了解,市民可隨時向“圖書漂流屋”投贈圖書。借閱圖書時,無需押金和證件,每人限借一冊,閱后自覺歸還,期限為一個月。活動當日,圖書漂流屋接受捐贈的圖書有2000余冊。
同時,書屋內還設立了鄭州五星志愿者積分兌換點,為全市五星志愿者兌換獎勵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依托“志愿鄭州”管理服務平臺注冊的志愿者達253.17萬人,備案志愿服務組織12743個,自2015年以來,5個志愿服務項目被評為全國學雷鋒“四個100”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7個項目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志愿服務項目,23個項目獲得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一、二、三等獎,50余個項目分獲全國、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獎項。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蘇瑜 通訊員 冉基瑋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