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亮點“燈”場
13萬彩燈 扮靚鄭州街頭
臨近春節,濃濃年味兒洋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2月5日,記者從市城管局了解到,全市16個區縣(市)、開發區,230個道路(節點)的春節氛圍營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共懸掛紅燈籠及各類彩燈13萬余個。
金水東路掛上彩色燈籠
亮點一 注重設計,一路一景
本次氛圍營造突出文化特點和區域個性,實現以重點區域一街一景為“點”,以道路景觀為“線”,以區域聯動為“面”的春節氛圍效果,吸引眾多市民觀賞游玩,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中原區在二砂文創園打造“川燈耀世界 中原奇妙游”龍年迎春燈會,以創新文旅的形式傳播城市文化,展示“自信自豪中原魂”的文化自信和“可親可愛河南人”的親切形象。管城區重塑千年古城文化底蘊的活力,以阜民里為中心,輻射順城街、平等街、商城遺址公園等,展現特有的中式浪漫,打造極致夢幻美學的新年燈會。二七區立足激發二七商圈活力,依托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和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在亞細亞設置高清曲面裸眼3D大屏,春節期間適時投放節日祝福語及傳統文化元素視頻,打造城市新地標和國際時尚現代街區。金水區對農科路周邊夜景設施進行提升,打造酒吧一條街夜景亮化,吸引市民打卡參觀。惠濟區在黃河岸邊開展首屆花園口黃河食谷燈會,結合黃河歷史文化底蘊,以“黃河+民俗+年貨節”為主要核心方向,集中展示新時代下節慶活動特色、民俗民風,并打造大型民俗燈組、黨建文化燈組、黃河主題燈組等。鄭東新區在千璽廣場投放龍騰四海春節燈光秀,采用傳統元素龍圖騰形象和現代樓體充分結合,利用三維動效視覺沖擊力,以飛龍在天的視頻主題,表現龍年大吉的新春氣氛及美好祝福。
亮點二 充分用舊,杜絕浪費
春節氛圍營造工作遵循“經濟適用,綠色節約”的原則,盡量采用往年使用過的舊燈具,鼓勵循環使用材料。中原區、二七區、高新區、新鄭市充分利用往年舊燈籠、舊藤球燈、舊中國結、舊燈具等,對轄區進行節日亮化。通過整修利用實現舊貌換新顏,杜絕鋪張浪費,同時注意了避免對樹木、綠化帶等生態環境的破壞。
亮點三 參與度高,氛圍拉滿
與往年不同,今年氛圍營造工作社會參與度較高,如二砂文創園、國貿360、正弘城、大衛城、匯藝銀河里等眾多商家積極參與到節日氛圍營造工作中,既產生了良好的節日氛圍,又實現通過靚麗的燈光為商戶引流,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實現了“1+1大于2”的效果。
230個道路(節點)包括中原路、金水路、花園路、農科路、順城街、迎賓路、平安大道等105條道路,商城遺址公園、二七廣場、千璽廣場等82個重要區域,以及二砂文創園、大衛城、只有河南等43家商戶參與。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谷長樂/文 周甬/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