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印年畫、蓋“龍章”!鄭州考古博物館“年味兒”滿滿

          2024-02-0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2月7日,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接連推出《非遺傳承木版年畫》《“龍”年紀念章打卡》等新年活動,讓參與活動的群眾在博物館中享受了充滿歷史、文化味兒的新年大餐。

          在中國民間,年畫就是“年”的象征,不貼年畫就不算過年。年畫已不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使它成為反映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如今,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也吸引著現代觀眾的濃厚興趣。

          “我和我的同事專程從開封來到這里,教觀眾制作年味十足的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市木版年畫非遺傳承人蔡瑞勇說,他帶來了兩幅年畫模板,分別是“哪吒鬧海“和“童子抱瓶”。制作好的年畫可以貼在墻上,烘托出喜慶的過年氛圍,這種文化形式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不一會兒,博物館二樓的活動現場就迎來了兩位年輕人,他們興趣十足的穿上了圍裙、拿起“色刷”,在黑色木板上親手體驗了起來。“你得輕松地刷、悠閑地刷、給他刷均勻了。”在蔡瑞勇的指揮下,一副新鮮出爐的木版年畫就送到了他們的手中。拿到年畫的張函宇高興的說:“這是一次十分新奇的體驗,第一次親手參與制作并獲得自己的年畫,既開心又有成就感,而且我覺得這種活動對幫助推廣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大眾視野也很有意義。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在樓梯口前的桌子上免費領取年畫制作的參與票,就可以參與本活動,不但可以自己拿走親手制作的年畫、還能在隔壁參與“龍”年紀念章打卡活動。

          在博物館“集章打卡點”,八枚形式各異的印章擺放在桌面上,前來參與集章活動的朱璽道一枚枚將印章蓋在博物館提供的“座簽”上,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的龍紋瞬間讓單調的座簽豐富了起來。朱璽道表示:“我自己就是個‘集章愛好者’,在鄭州的很多地方都蓋過章,這次能得到考古博物館的龍紋紀念章感到非常開心,在集章過程中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還能學到許多歷史文化知識,我覺得挺有意義的。”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左麗慧 見習記者 李居正 文/圖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