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鄭州省體育中心公交場站迎來一群特殊的“安全員”——15名青年學來到鄭州公交省體育中心公交場站,從檢查剎車片到體驗破窗逃生,在公交車里上了一堂"救命實操課"。這場開放日活動以沉浸式體驗為核心,為即將到來的全國“安全生產月按”下“預熱鍵”。
“注意看車窗上的標識,敲擊四角最有效。”調度員王闖舉著安全錘,邊演示邊強調。在新能源公交車旁,來自惠濟一中的張同學反復練習逃生天窗旋鈕操作:“原來逆時針針轉半圈就能打開,之前以為隨便擰兩下就行。”模擬逃生競賽中,參與者需在30秒內完成破窗、撤離,大家直呼:“這比看教學視頻有用多了!”
場站內,來自新棟外國語學校的小陳參與“崗前體檢”:先觀察車長進行酒精檢測,又跟著師傅彎腰檢查輪胎溝槽深度。她忍不住感嘆:“公交車每天出車前要查車長狀態、測制動系統、看燈光雨刷,光我體驗的環節就有20多項,這種細致讓人安心。”
最讓參與者動容的是車長的日常工作細節。看著公交車長發車前逐一檢查儀表盤、后視鏡、應急開關等設施,來自七中金桂小區的小王問道:“每天重復幾十項檢查不會厭倦嗎?”從業20年的28路公交車長劉學兵笑著回應:“方向盤的每一次轉動都關乎安全,檢查多細致,乘客就多一分保障。”當他展示寫滿檢測記錄的工作本時,有學生當即就說:“這簽下的不僅是名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在這場公交開放日,學生們通過“安全員”的身份深度體驗了車長發車前的準備流程,切身感知了公共交通的安全保障,邏輯。正如同學們在實踐后的感悟:“真正的安全不是貼在墻上的標語,是車長摸遍輪胎紋路的那雙手,是安全錘精準落向車窗四角的那道弧線。”
記者 張倩 實習生 于記兆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