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美麗幸福河湖丨黃河惠濟段:黃河文化“會客廳” 城市親水“后花園”

          2025-06-2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黃河文化公園 本報記者 馬健 圖

          夏日的惠濟黃河邊,滿目蔥蘢,清風拂過,沿河行走,如游畫廊。

          黃河惠濟段長33千米,居黃河下游上首。作為鄭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起步區建設的重要承載地,惠濟區將幸福黃河建設和黃河治理有機結合,努力將母親河打造為安瀾、生態、文化的幸福河。2024年,黃河惠濟段獲評河南省2023年度省級美麗幸福黃河。

          今日的黃河惠濟段,山清水秀,岸綠景美,組成“一大景區、三大公園、三十里畫廊”的生態格局,繪就了人水和諧的美好生態畫卷,也成為鄭州人親水賞水、休閑娛樂的“后花園”。

          守牢黃河安瀾

          惠濟區黃河河道長33千米,堤防25.172千米,這里也是千里黃河大堤起點所在地,建有6處險工、3處控導、2座引黃涵閘。

          懸河頭、華北軸、百川口、萬古流。惠濟區始終把守護黃河安瀾作為首要任務,建立了高效全面的防汛體系。一方面,全力確保工程安全,黃河惠濟段堤防高程全線高于設計洪水位,相關部門不定期組織開展根石探測等工作,切實掌握靠河工程情況;另一方面,強化應急隊伍建設,1.23萬人的群防隊伍,專業有素的機動搶險隊,配備各種大型搶險機械設備,構成保障黃河防洪安全的重要力量。同時,科學編制應急預案并組織有效演練,夯實各級防汛責任人。

          智慧黃河為黃河防汛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近年來,惠濟區建設完成了以“惠金黃河綜合業務管理平臺”為核心,集成監測、感知、巡查、指揮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一鍵巡河”。此外,打造“智慧水警”平臺,依托“水文信息”、“信息+資源”和“生態警務聯動”三張圖,第一時間掌握汛情,形成一整套科學合理、規范有效的運行體系。

          護好黃河美麗

          春天花柳映水,夏天綠樹繁茂,秋天水天一色,冬天候鳥翔集。一年四季,惠濟黃河邊美景不斷,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勝地,也是眾鳥飛游的天堂。

          著力于加強黃河生態環境保護,惠濟區在黃河惠濟段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河長和河道巡護員的“3+1”河長組織體系,并建立完善的“河長+”工作機制,夯實管河護水責任,進一步加強部門間、區域間聯防聯控作用,常態化推進河渠問題整治,深入推進“清四亂”專項行動,持續改善河渠生態環境。

          著力于打造美麗宜人的沿河環境,惠濟區積極進行沿黃岸帶綠化,黃河惠濟段岸帶總面積5566公頃,岸帶植被覆蓋率達到89%,有植物400多種,吸引200多種鳥類在此棲息。同時,黃河惠濟段沿線建設有“一大景區、三大公園、三十里畫廊”。“三十里畫廊”將黃河花園口旅游區、黃河文化公園、黃河灘地公園、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等遍布沿岸的秀美景觀串聯在一起。“畫”中行走,一步一景,環境優美,令人身心舒暢。

          同時,為打造便利舒適的游玩環境,惠濟區沿黃河設有彩色濱水慢行道、沿黃騎步道、棧臺、觀瀾亭、聽濤長廊、黨建觀景臺、河韻碑林、花園口記事廣場、南裹頭觀景平臺等景點,沿線停車場、便橋、凳椅、公廁等配套設施完善。每至傍晚,騎行者、散步者絡繹不絕,南裹頭觀景點、海事觀景點、惠武浮橋觀景點等臨河的觀景平臺也吸引大量游客前來觀賞長河落日。

          經過多年保護和建設,黃河惠濟段生態環境發生根本性改善,生態流量常年達標,水質穩定在三類以上,實現水量足、水質優、魚類豐、鳥兒多、景色美、游人眾。

          弘揚黃河文化

          走在黃河之濱的鄭州黃河文化公園,宏偉的炎黃二帝像聳立邙山之巔,腳下是滔滔黃河。黃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守護黃河安瀾、保護黃河生態的同時,惠濟區也積極傳承保護弘揚黃河文化,打造黃河文化主地標、黃河文化“會客廳”、文旅文創新高地。

          惠濟區做好澄泥硯、黃河大鯉魚等黃河文化的傳承保護,強化文物保護利用,讓黃河文化世世相傳。深入挖掘并整合黃河文化資源,打造黃河文化研學長堤,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成功舉辦鄭州黃河馬拉松賽、中國(鄭州)黃河合唱周等一系列文旅活動,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極大提升黃河文化的引領力、輻射力和感召力。

          鄭州黃河文化公園是展現黃河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來,惠濟區以黃河文化公園等為依托,在大力弘揚炎黃文化等的同時,圍繞“地質文化”品牌,數字化改造提升地質博物館;圍繞“鐵路文化”品牌,以黃河文化公園內不同時期的三座跨黃河鐵路橋為依托,深入發掘鐵路文化價值,賦予黃河文化時代新意。

          安瀾、美麗、文化,是黃河惠濟段的幸福底色,大河滔滔的壯闊、綠柳繁花的靜美、古今文化的燦爛在這里融合。邙山下,一條水優岸綠、景美文昌、人水和諧的幸福河正靜靜流過,流向遠處,流向未來。

          本報記者 李宇航

          通訊員 李偉謙 閻恒鑫 張華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劉瀟瀟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