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萬象城開業之前,寫過多篇文章,開業前后去過4次,都是為了工作。
7月5日,不忙,我決定為自己逛逛。
【1】吃飯
到了鄭東萬象城已經是下午3:30了,中午沒吃飯,路過大芊金,我決定再試試。
下午3:30,是常規餐飲打烊的時候,但在鄭東萬象城,店店依舊爆滿,大芊金也不例外。
我進去,就兩空桌,我選一個坐下。
當我拿著框框去選菜的時候,我發現了一些問題:
第1 菜品嚴重不足
鄭東萬象城大芊金店內
嚴重這個詞用得不夸張,墻上的宣傳顯示“香菜嫩牛肉”和“泡腳牛肉”是他們的特色。
但貨架上,他們都沒有了。
整體下來,貨架上的牛肉種類不足平時的3成,帶葉的牛肉只剩薄荷牛肉了,不過,我走之后,薄荷牛肉也沒了。
第2 菜品控制成本過度
鄭東萬象城大芊金菜品
一個簽子兩片蓮菜,被師傅切得薄如蟬翼。
這不是錢的問題,吃火鍋的蓮菜要保證一定的厚度才有好的口感,薄了沒法吃。
總體下來,體驗不太好。
不過,店員服務態度特別好,提出了問題,他們一邊道歉,一邊耐心解釋,還拿走了幾個簽子。
聽他們講,自從開業以來,快忙瘋了。
這個門店,開業第一天營業直接突破5萬元,此后的每天都在3~4萬元之間。
這是什么概念?店里大概30桌,按每桌平均消費120元計算,30桌就是3600元,3.5萬元的營業額,差不多每天要翻臺10次。
基本上從開門到關門,不間斷運轉。
消費明細
我的消費拖后腿了,用個劵,才花了85元。
離開的時候,看著疲憊的店員,有點同情他們了,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感覺應該都是大學生,現在就業難,只能這樣子。
一天忙到晚,跑來跑去,這工作強度,一個月不拿1.5萬元以上說不過去吧。
鄭東萬象城的商業餐飲目前大多都是“超負荷運行”,如何解決這種超負荷運行帶給顧客不好的體驗感,管理方有沒有思考?
【2】鄭萬地面層
吃完飯,我決定四處走走。
我一直以為鄭東萬象城南區街區商業和北區集中商業只有二樓是連通的,逛完才知道有四層都是連通的。
分別是負一層負二層、二樓和三樓。
看來前幾次調研做得不到位,之前我還納悶麥當勞為何“自降身價”跑到負二層,那天才明白,那位置是地鐵進入商業第一站。
還得是麥當勞。
吃完大芊金,我就沿著三樓向北區逛去,一路上,感受就是:規模真大!人真多!
鄭東萬象城北區主廳
鄭東萬象城地面層,從一層到七層,配合幸福里住宅、瑞璽公寓、云璽公寓以及華潤中心,鄭州第一次有了一線城市界面。
這是所有人逛完鄭東萬象城之后的共識。
空間尺度感、舒適度、休憩區數量,個人認為全部壓倒大衛城,也遠高于正弘城。
三年內,鄭東萬象城的營業額可能會超過正弘城,沒辦法,鄭東萬象城的區位和體量優勢很大。
鄭東萬象城隨拍
鄭東萬象城短期超大衛城不現實,大衛城有重奢,如果沒有,個人認為應該也拼不過鄭東萬象城。
現在看大衛城,核心是卡和重奢,失去任何一個,江湖地位都可能不保。
鄭東萬象城隨拍
但是,和正弘城一樣,鄭東萬象城綜合性方面,是大衛城望塵莫及的。
華潤和正弘,都有相對高端住宅做基礎,以及高端公寓和高端寫字樓加持,還有現代化體驗感,這些大衛城都沒有。
正弘城是金水中心,鄭東萬象城是東區中心。
但很顯然,東區的前景或許更好那么一丟丟。
鄭東萬象城隨拍
鄭東萬象城的一層到七層的體驗感沒什么好說的,絕對的鄭州頂級,有啥說啥。
論體驗感,個人認為,鄭州商業的排名應該是這樣的。
鄭東萬象城>正弘城>鄭州萬象城>正弘匯>龍湖里>大衛城
當然,這僅僅是指地面層,鄭州商業的地庫體驗感都不好,比較出色的是龍湖里和正弘城。
論煙火氣,《樓八》覺得做的比較好的是探十里和時光里,這2個商業,雖然定位檔次不高,但比較親民,業態比較全,是老百姓們消費的地方。
在我閑逛的時候,喇叭來了個通知,聲音很大,震耳欲聾,而且音色尖銳,土不拉幾,聽著十分不舒服,跟鄉鎮集市的喇叭區別不大。
建議華潤商業去機場挖一名播音員,花不了幾個錢,咱別搞得那么low。
【3】鄭東萬象城地下層
從樓上下到負一層負二層,鄭東萬象城徹底“爆炸”了。
人山人海,紅旗招展。
鄭東萬象城隨拍
鄭東萬象城南區負一層和負二層全部是餐飲。北區主要是負一層,以超市、餐飲和生活方式為主。南區的負二層基本水泄不通,想走快一點,根本不可能。
鄭東萬象城負一層隨拍
只要是餐飲,幾乎每個店都要排隊,而且都是年輕人,周末都來逛街了。
鄭東萬象城商業隨拍
上次寫文章,有人留言王繁星面館很難吃,但我看人氣也很旺啊,下午4點都滿座。餐飲這玩意就是這樣,你喜歡的,別人不一定喜歡,別人喜歡的,你不一定喜歡。我喜歡的烙饃卷大蔥,沒人喜歡。
鄭東萬象城地鐵接駁
這是商業通往1號線的地鐵通道。不少應該是從龍子湖過來的,不用換乘,一站直達,可以確定,需要換乘的正弘城的龍子湖顧客正在被鄭萬分流。地下空間最南端是地鐵地下接駁,最北端是華潤的ole超市,進去逛了一圈,體驗感一般。貨品擺放模式不如永威裕華廣場店(目前鄭州最好),行走動線很不流暢。結賬也不順利,有營業員在那閑著聊天,也不見增設窗口解決排隊問題。丹尼斯的袋子好像是2毛一個,或者4毛一個,不記得了,胖東來是付1個袋子錢,給你打包所有東西,可能要用到N個袋子,而華潤OLE,一個袋子1.2元,論個的,如果用5個就是6元。
我問:“你們家袋子挺貴啊?”
她答:“我們這是貴婦超市。”
【4】糟糕的地庫
OLE的確是貴婦超市,東西都比較昂貴,一般都是比較有錢又有閑的貴婦們來逛。
第四部分開始之前,對于鄭東萬象城,《樓八》評價:地上一流,地下二流,地庫三流。
我是開車從眾旺路口進去的,也是從這個口出來的,這是一個進出組合出口,說說自己的感受。
第1 管理混亂
鄭東萬象城地庫
上圖一條行車通道,沒有規劃任何停車位。
但注意看,道路二側有4輛違停(紅色箭頭),只留了中間一個車道供車輛行走。
我在這里堵了至少3分鐘,無人管理亂停亂放問題,無人指揮堵車,特別郁悶。
當然不止這里,整個地庫幾乎全部都在違停。
鄭東萬象城地庫
上圖這幾輛車不是在排隊行駛,而是處于停車狀態,但還好,沒影響到交通。
幾乎,幾乎每一處靠墻處,都是違停車輛。
鄭東萬象城地庫
墻上的標志似乎沒有任何意義。
從進入到出去,沒有看到管理人員。
第2 品質簡陋粗糙
鄭東萬象城地庫
你能想象這是鄭東萬象城嗎?
簡陋、沒有任何裝飾的頂棚,沒有任何裝飾的立柱,入口裸露的水泥臺階,巧克力地面已經出現嚴重破損。
這種巧克力皮地面,基本用不了幾年,就會破敗不堪。
是的!很難想象這是剛才看起來高大上的鄭東萬象城,地面是一線城市的國際化,地下縣城化,很糟糕。
幾乎所有的大商業都不注重地下空間的舒適性,甚至范圍可以擴大到住宅,它們覺得地下不重要,但恰恰相反,不論是商業還是住宅,地下空間才是使用頻次最高的區域。
還是希望華潤能收拾收拾地下車庫,真的花不了幾個錢,地面如此奢華國際化,地下不能太爛了。
第3 連通口少
從地庫到商場的連通口太少,我停完車走到商場花了近3分鐘的時間,加上炎熱的天氣,等進了商場,已經是一身臭汗。
突然,無比懷念正弘城。
1.正弘城車庫進出分離,車輛不交叉。
2.正弘城地上層地庫(我基本都是停在地上)下車后最快10秒,最慢30秒可進入商場。
3.正弘城車庫的品質還是很不錯的。
對于地下車庫,《樓八》體驗感最好的是北龍湖的龍湖里,特別舒服。
因為華潤,我又被正弘圈粉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我現在也明白了正弘作為一個本土企業,能在商業中取得巨大成功不是沒有道理的。
【結尾】
《樓八》的話
看完鄭東萬象城地庫,我懷念正弘城,看完鄭東萬象城整體,我更加期待胖東來和弘坊了。
不得不說,從品牌、位置、影響力等方面,鄭東萬象城的先天條件是最好的。做得呢?也不錯,但沒有預期得好。
總感覺,即便重奢未來向東轉移,也應該首選弘坊,雖然弘坊還沒出來。
稿件來源:樓八地產研究所。配圖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