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一網情深 以格促治 | 郭家咀社區:“網格+居民議事”破難題

          2025-07-1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坑洼泥濘的上學路變身平整坦途,雜草叢生的荒地化作生機勃勃的試驗田,破損積水的便民道重煥新顏……這些令人欣喜的變化,在二七區金水源街道郭家咀社區不斷上演。今年以來,郭家咀社區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居民議事”機制,將一個個民生難題逐個擊破,讓社區治理更有溫度、更具實效,該機制也成為破解社區治理難題的“金鑰匙”,開啟了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篇章。

          郭家咀社區有了了解農作物的地方,滿足了居民“種地”的樂趣。

          讓社區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二七區鑫苑小學周邊的蛻變,是“網格+居民議事”機制發揮強大效能的生動縮影。學校東門南側,曾是一片坑洼泥濘之地,道路狀況極差。每到雨天,這里便變得泥濘不堪,積水嚴重,不僅行走艱難,還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給家長和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困擾。

          李文濤是學生家長,同時也是社區微網格長,他深知這條路給孩子們帶來的不便,也明白改善道路狀況的緊迫性。今年2月,他通過網格化管理體系,將這一問題及時上報。社區網格長收到反饋后,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啟動實地勘察工作。與此同時,積極聯動學校、家委會,共同商議解決辦法。最終,經過充分的交流與協商,一套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確定下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這條困擾居民許久的“煩心路”便完成了硬化,平坦整潔的路面展現在大家眼前。

          道路修好后,還沒來得及高興,道路旁邊雜草叢生的土堆又帶來新問題。社區黨委書記陳建勇介紹:“土堆有兩三米高,雜草叢生,既不美觀又存在安全隱患。”考慮到周邊小區不少接送學生的老人喜愛種植,社區便通過議事機制提議將土堆改為試驗田,由學生家長認領。這樣一來,既為老人提供了休閑活動空間,讓他們能夠享受種植的樂趣,又能作為學生的勞動實踐基地,培養孩子們的勞動能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消息一經公布,大家紛紛踴躍認領。

          如今,3畝多的試驗田里,玉米、茄子、西紅柿等作物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社區并沒有滿足于現狀,還計劃將北邊400米荒地同樣改造成試驗田,并對土坡側面進行修整,種上草坪和薔薇,預計9月完工。對于試驗田后續的管理問題,社區再次發揮“家校社聯盟議事”的作用,明確了各方分工:試驗田由學生家長認領維護,草坪由鑫苑物業管理,薔薇由學校家委會和社區志愿者共同打理。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了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社區環境的共同維護,讓社區變得更加美麗宜居。

          共建共治共享最大“同心圓”

          保通路的整治工程,同樣是“網格+居民議事”機制高效運行的有力證明。毗鄰亞新美好書苑和鑫苑名城3號院的道路,由于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存在路面破損、積水嚴重等問題,尤其是在雨季,道路積水深度可達數十厘米,居民出行苦不堪言。社區網格長運用“嘴勤多問、手勤多做、腿勤多跑、腦勤多思、眼勤多察”的“五必勤”工作法,通過網格體系廣泛收集民意。他們深入居民家中,傾聽大家的訴求;在街道上,仔細查看道路的破損情況;與周邊商戶交流,了解道路問題對經營的影響。

          隨后,社區牽頭召開了多輪“圓桌議事會”,組織物業、居民代表、黨員代表共同協商解決辦法。經過反復探討和權衡,最終確定了“居民捐資+慈善配捐”的模式。這一模式得到了居民們的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慷慨解囊,很快就籌集到了7萬多元資金。在資金到位后,施工隊迅速進場,經過緊張的施工,修通了300多米便民路,徹底解決了困擾居民的出行難題。

          從“小咀說事議事平臺”到“圓桌議事會”,從“家校社聯盟議事”到“居民代表大會”,郭家咀社區將“網格+居民議事”機制持續深化。數據顯示,自該機制推行以來,已推動廣場硬化、籃球場加裝等多項民生工程落地,累計解決網格化平臺案件、化解矛盾糾紛近70件。通過暢通參與渠道,引導黨員干部和群眾充分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真正實現了“社區治理大家議、社區事務大家定、決策成效大家評”,以民主協商凝聚基層治理合力,繪就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最大“同心圓”。

          記者 劉偉平 景靜/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