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黃建民出生于登封市中岳區黃樓村。他的人生軌跡恰似一條跨越諸多領域的長河,在多種行業中流淌出獨樹一幟的風采。從最初的廣告設計起步,歷經啤酒廠的經營管理、裝飾行業的摸爬滾打、電腦領域的技術探索,再到新疆貿易的闖蕩、水廠經營的革新,最終在文化產業的沃土中深耕細作。同時,他始終不忘投身公益事業。在每一段經歷中,他都將工作視作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的契機,不斷積累經驗、錘煉能力,并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是當之無愧的跨界耕耘的多面旗手。
職場起步穩扎根,啤酒廠里展鋒芒
1985年高中畢業之后,黃建民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踏入職場,第一站便是少林美術廣告公司,在這里擔任設計一職。初出茅廬的他將這份工作當作提升設計能力和市場洞察力的平臺,憑借著在登封五中學打下的畫畫基礎及對設計的滿腔熱愛,很快便融入了工作。他對待每一個設計方案都一絲不茍,反復琢磨客戶需求與創意表達的結合點,設計出的作品不僅富有新意,還能精準契合市場需求,為公司贏得了不少客戶的贊譽。在少林美術廣告公司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他不僅積累了實際的設計經驗,更培養了對市場動態的敏感度和與人溝通的能力,為后續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廣告行業注入了新鮮活力。
1986年,黃建民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折,進入京豫合資啤酒廠。剛進入工廠時,他被分配到企管辦,然而安逸的環境并沒有讓他停下腳步,反而激發了他挑戰自我、磨練意志的決心。之后,他主動申請到車間工作,經歷了三班倒的艱苦歷練。在車間里,他從不叫苦叫累,而是認真學習每一道生產工序,熟悉啤酒生產的全過程,這種踏實肯干的態度讓他很快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憑借著出色的表現和不懈的努力,黃建民逐步從車間走向管理崗位,先是擔任銷售科長,后來又兼任車隊副隊長。作為銷售科長,他將這份工作視為提升管理能力和市場運作能力的契機,深知市場是企業的生命線,于是深入研究市場動態,分析消費者需求和競爭對手情況,制定出一系列精準有效的銷售策略。他帶領銷售團隊跑遍了周邊的城市和鄉鎮,積極開拓市場,先后在云南、海南、鄭州、洛陽、鞏義、禹州、汝州、滎陽、平頂山建立辦事處,與經銷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使得啤酒廠的產品銷量大幅提升。車隊擁有6輛送啤酒罐車、1輛上海轎師和1輛吉普車,他合理調配車輛資源,確保啤酒能夠及時、安全地送達客戶手中,為銷售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他還經常與廠長換車出行,廠長坐吉普車,他坐上海轎師,這種靈活的處事方式既展現了他的親和力,也體現了他在企業中的特殊地位。
當時的京豫合資啤酒廠是全國第一個橫向聯合企業,由河南與北京京西賓館合資組建,擁有500多名員工。由于是新興的合資模式,在交稅問題上一度成為難題,國家稅務總局專門下文劃定界限,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企業的影響力之大。在黃建民等一批優秀員工的共同努力下,企業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1991年,企業改制,黃建民選擇了離開。但他在啤酒廠積累的企業管理經驗、市場運作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都成為他日后在多個領域跨界發展的寶貴財富,也讓他在磨練中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裝飾行業勇開拓,誠信為本鑄輝煌
黃建民踏入裝飾行業的起點,源于一次看似平凡卻意義深遠的經歷。在京豫合資啤酒廠工作期間,有人請他為大門做一個裝飾,他二話不說,精心構思設計,以黑有機玻璃和金箔作為材料,用502膠水仔細粘連,最終完成了一件精致的裝飾作品。對方十分滿意,提出要支付費用,但黃建民覺得沒花太多錢,便婉言拒絕了。對方過意不去,得知自己倉庫里有一些壓壞的裝飾板沒什么用處,便讓黃建民拉走。這份意外的收獲和彼此間的信任,為他日后在裝飾行業的發展埋下了伏筆,也讓他明白誠信在人際交往和事業發展中的重要性。
創辦登封市嵩山裝潢工程公司后,黃建民始終秉持著誠信經營的理念,將提升企業信譽和服務質量作為目標。他深知,在裝飾行業,口碑和信譽是立足之本。對于那些跟著自己干、想要單干的人,他展現出了極大的包容和支持。他允許他們從自己的倉庫里拿材料,只需簽字記錄即可,而且不從中牟利,甚至鼓勵他們在買材料時順便回貨。這種寬松的態度和誠信的品格,讓合作伙伴們對他無比信任,有些經銷商在工程原材料進場時甚至愿意將倉庫鑰匙交給他,讓其自行在倉庫拉原材料。這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是極為難得的。
1991年,登封百貨樓的裝修工程無疑是對黃建民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他提升組織協調能力的絕佳機會。這項工程要求在一星期內完成一層(400多平方米)的改造,包括吊頂、墻壁處理、分割房間、制作服裝架等多項復雜工作,而且約定超期一天就要罰款2000元,堪稱一份 “霸王合同”。然而,正是憑借著過往積累的良好信譽,黃建民贏得了這個極具挑戰性的機會。
接手工程后,黃建民沒有絲毫退縮。他迅速制定詳細的施工計劃,將工作細化分工,安排不同的團隊分別負責吊頂、刷漆、隔斷等任務,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他提前規劃材料的采購和運輸,保證施工過程中材料的及時供應。在施工過程中,他始終堅守在現場,隨時解決出現的問題,鼓舞團隊士氣。最終,他們不僅提前兩天完成了裝修任務,還額外完成了不銹鋼平臺制作及電梯加固等合同外的工作,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和贊譽。正是靠著這份信譽和超強的執行力,黃建民在裝飾行業站穩了腳跟,先后完成了外貿大酒店、大冶新新市場、稅務局、登電及鋁廠餐廳等眾多優質項目,打造出了屬于自己的品牌影響力,為城市建設和商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電腦領域敢探索,技術服務促發展
黃建民中等身材,黝黑的皮膚,他為人忠厚,辦事穩重。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電腦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他敏銳地捕捉到這一新興領域的發展潛力,將其視為提升自身技術素養和推動社會信息化發展的契機。2000年,他在嵩山廣場成立了信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和鑫達電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電腦領域。
在電腦培訓方面,黃建民深知培養專業人才的重要性。他組建了一支由資深電腦專家組成的師資隊伍,根據不同群體的需求,開設了多樣化的培訓課程。無論是面向公務員的辦公自動化培訓,還是針對各醫院副高職稱人員的專業軟件操作培訓,都受到了學員的廣泛好評。培訓內容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員能夠快速掌握電腦知識和技能。為了讓學員們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他還特意購置了大量的練習設備,讓學員們有充足的實踐機會,累計培訓人數達到上萬人,每人收費約300多塊錢,不僅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電腦人才,緩解了當時電腦人才短缺的問題,也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同時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和培訓領域的組織能力和信譽。
在電腦安裝和軟件開發方面,黃建民同樣展現出了卓越的能力。他帶領團隊為登封行政服務中心、登封四中、登封九中等多所學校配置電腦,根據學校的教學需求和行政服務中心的辦公需求,精心挑選性價比高的設備,確保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在安裝過程中,他要求團隊成員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保證電腦的安裝質量和使用安全。同時,他們還為塔溝武術學校開發了學籍管理系統等軟件,實現了學籍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動化,大大提高了學校的管理效率。此外,公司還參與了勞動局五保合一電腦等項目的配置和安裝工作,以專業的技術和優質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信任,為地方信息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項目管理能力。
黃建民在電腦領域的探索和實踐,不僅推動了當地電腦科技的普及和發展,也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始終保持著對新技術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提升公司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新疆貿易拓疆域,水廠經營創佳績
2003年,黃建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前往新疆開展邊境貿易。當時的新疆邊境貿易正處于起步階段,充滿了未知和挑戰,但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他將這次闖蕩視為磨練自己應對復雜環境能力和拓展商業視野的機會,不畏艱難,毅然踏上了這片陌生的土地,開啟了新的商業征程。
在新疆,黃建民憑借著敏銳的商業嗅覺,將目光投向了酒精出口等邊境貿易業務。他與當地糖廠的車隊隊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深入了解當地的市場需求、貿易規則和運輸成本。為了確保業務的順利開展,他還專門找了翻譯對接市場,與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的商家進行溝通協商。在與外商溝通的過程中,他始終堅守誠信原則,以優質的產品和合理的價格贏得了外商的信任。短短半年時間,他就通過酒精出口等業務獲利10余萬元,展現出了出色的商業運作能力。
在新疆期間,黃建民還留意到當地的甜菜疙瘩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可以用于生產糖、酒精、味精等產品,而且當地的糖廠還建有發電廠,這些信息都為他后續的業務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他還深入了解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和市場特點,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次新疆歷程,不僅讓他積累了豐富的邊境貿易經驗,更鍛煉了他應對復雜市場環境的能力,為他商業版圖的擴張增添了強勁動力,也讓他在跨區域經營中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從新疆回來后,黃建民將目光轉向了水廠經營領域,希望能在民生行業做出貢獻,同時提升自己的經營管理能力。2005年12月25日,他接受邀請,擔任嵩之源水廠總經理。當時的水廠正處于困境之中,年虧損高達53萬元,許多人都對這個爛攤子望而卻步,但黃建民卻看到了其中的潛力。
接手水廠后,黃建民首先對水廠的經營狀況進行了全面的分析,找出了虧損的根源。他發現,水廠的主要問題在于銷售渠道狹窄和成本控制不當。針對這些問題,他制定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一方面,他積極開拓市場,主動與登封一中、實驗高中、嵩陽高中及20余家武術學校溝通協商,詳細介紹水廠的水質優勢和服務保障,成功簽訂了供水合同,擴大了水廠的銷售渠道;另一方面,他加強了內部管理,優化生產流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他還對水廠的設備進行了檢修和更新,確保供水質量和穩定性。在他的帶領下,水廠的員工們齊心協力,當年實現了57萬元的純利潤,成功實現了扭虧為盈,為保障當地學校和居民的用水作出了貢獻。
之后,在同學的邀請下,黃建民又投資30多萬元在龍頭溝村經營龍頭山泉水廠,并將其交給同學管理經營。在他的指導和支持下,龍頭山泉水廠憑借著優質的水源和良好的經營策略,生意越做越紅火,一年能掙幾十萬,既實現了個人的經濟收益,也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而他自己也在水廠經營中進一步提升了統籌規劃和風險應對能力。
文化產業深耕耘,多元發展譜新篇
在經歷了多個領域的歷練后,黃建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應對各種復雜情況的能力,他靠著過人的智慧和沉穩的心態,從容面對文化產業的復雜和多元化發展態勢,在這片沃土上開啟了新的征程。
黃建民在文化產業領域的耕耘,既是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升,也是為了傳承和發展優秀文化,展現出了他對文化的熱愛和獨特的戰略眼光。2012年7月,他成立了登封市天地之中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并擔任董事長。同年,他還擔任嵩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積極參與并組織《中國二十四節氣》的編輯工作。為了編好這本書,他組織了一批專家學者,深入研究二十四節氣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歷經數月的努力,終于完成了編輯工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傳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漸漸地,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2016年7月,黃建民出任登封市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憑借著自己在藝術領域的積累和影響力,為當地美術事業的發展搭建了更好的平臺。他組織了多次美術展覽和交流活動,邀請知名畫家進行講座和指導,促進了美術愛好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提升了自己在藝術領域的組織和協調能力。
2018年8月,他又擔任武則天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及武則天產業委執行主任,同時成立登封市嵩山文化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并任執行董事。在這些崗位上,他深入研究武則天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文化研討活動和主題展覽,積極推動文化與產業的融合,開發了一系列以武則天文化為主題的文創產品,為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己也在文化研究與產業結合方面獲得了寶貴的經驗。
2021年8月,黃建民的文化事業版圖進一步擴大,他擔任登封市影視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鄭州影視家協會理事、河南省影視家協會會員。在此期間,他積極投身影視創作,參與拍攝39集現代都市劇《誰與同行》,擔任制片副主任。在拍攝過程中,他精心組織協調各方資源,確保拍攝工作的順利進行。他還參與拍攝電影《秘穴來風》《陳雍傳奇》,擔任電影總策劃,從劇本策劃到演員選角,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通過影視作品的形式,將地方文化和時代精神傳遞給更多的觀眾,在影視創作過程中,他的創意策劃和項目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023年4月,黃建民成立鄭州市嵩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任總經理,下設方志和家譜編纂中心,組織編纂《陽城區志》《大冶鎮志》《白坪鎮志》《告成鎮志》《文化登封》等書籍,并擔任編輯部主任。為了確保書籍的質量,他組建了專業的編輯團隊,廣泛收集資料,深入實地調研,對每一個章節都進行嚴格的審核和修改。這些書籍的編纂,為地方文化的記錄和傳承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他也在文化整理和編纂中提升了自己的文化底蘊和組織能力。
2023年10月,他擔任登封市飛行器航拍協會名譽會長,同月,出任河南省易學專家聯誼會副主席,進一步拓展了在文化領域的涉獵范圍。2023年12月,他擔任登封市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管理委員會文化顧問,為當地文化改革發展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指導。2024年5月,他又擔任登封市嵩山文化研究專家庫成員,憑借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嵩山文化的研究和發展貢獻智慧。
如今,鄭州市嵩山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業務多元,除了書籍編纂,還開發了二十四節氣保健茶等文創產品,帶動了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開展線上線下直播活動,推廣各類文化產品和地方文化;投資微短劇,參與影視制作,用更貼近大眾的方式傳播文化;甚至進行海外直播,將中國的優秀文化和特色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不斷拓展文化產業的影響力,為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公益事業獻愛心,榮譽加身顯擔當
在事業不斷發展的同時,黃建民始終沒有忘記回饋社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將其視為自己應盡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企業家的擔當。近年來,他一直堅持捐助善款,用于貧困兒童幫扶事業。在參與相關幫扶活動時,他總是親力親為,為貧困兒童送去溫暖和關愛,和孩子們一起互動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懷。他先后被評為優秀志愿者、優秀骨干志愿者、優秀擔當志愿者及突出貢獻獎。在幫扶陪伴孤困兒童期間,他的善舉不僅為貧困兒童帶來了實際的幫助,也帶動了更多的人關注貧困兒童,加入到公益事業中來,在奉獻愛心的過程中,他的精神境界也得到了升華。
黃建民的付出和貢獻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獲得了多項榮譽。1991年7月,他策劃的廣告宣傳片在展播中獲得河南省廣告策劃二等獎,這是對他在廣告領域才華的肯定。2024年6月,他被登封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 “登封市文學藝術界2023年度先進文藝工作者” 稱號,彰顯了他在文藝領域的積極貢獻。2024年8月,他又被河南省鄉村振興火炬接力活動組委會授予 “河南省鄉村振興火炬接力?鄭州港區站” 火炬手稱號,這是對他在鄉村振興事業中所做努力的認可。
這些榮譽不僅是對黃建民個人的肯定,更是對他多年來在各個領域辛勤耕耘、勇于擔當社會責任的最好見證。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不僅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就,更要時刻牢記肩負起社會責任,用自己的力量去反哺社會、溫暖他人。
黃建民的人生故事如同一部厚重的書籍,每一頁都記錄著他在不同領域的探索與奮斗。從中岳區黃樓村走出的少年,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和對生活的熱愛,在時代的浪潮中不斷前行,在跨界的道路上不斷耕耘。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人生的舞臺從來不止一處,只要有敢于嘗試的勇氣、堅持不懈的毅力和誠信為本的品格,就能在不同的領域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記者 袁建龍 通訊員 閻洧濤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