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詩畫,幾巷煙火;創新發展,領風前行。
新密,鄭州的西南門戶,縣域發展的重要一極。這座從溱洧詩經和千年密國中“走”來的古城,正以務實有效的創新之舉,繪就舊貌新顏的煥新之彩,釋放澎湃勃發的向新之勢。
上半年,新密交出高質量發展亮眼“成績單”: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9%,規上工業增加值攀升11.3%,固定資產投資上揚1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9%——四項指標領跑鄭州各開發區、區(縣)市,勾勒出一條“穩中提質、進中趨優”的昂揚曲線。
數字,是發展的精準標注,也是創新的量化解碼。新密以轉型之勇、創新之智,展開一場關于動能轉換、結構優化與路徑重塑的生動實踐。解讀這份帶著改革溫度、充滿創新銳氣的“新”答卷,不僅可窺見一域之興,更可為縣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鑒之策。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新密,且新,且向前!
項目之新:布局未來,鍛造強勁新引擎
今天的項目,決定明天的產業。新質生產力之種,唯落于項目的沃土,才能生發出支撐未來的參天森林。
新密深諳“項目為王”之道,以超前眼光錨定“新”項目——科技賦能、市場廣闊、潛力巨大,為區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后勁。
在曲梁鎮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鄭州越達科技裝備有限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生產線忙碌不息,一套罐車機器人焊接工作站即將打包發往土耳其。這個“當年簽約、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加速度”項目,2024年銷售額突破17億元,今年依然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以來,公司銷售收入已近10億元,同比增長30%左右。”公司運營總監陳思告訴記者。
該企業與高校聯手研發國內首套5G數字化管理系統,智能焊割機器人實現100%國產化。作為省級“鏈主”企業,越達正朝著長江以北最大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邁進,不只為新密搶占產業新賽道,更成為鄭州打造全球智能終端制造基地的關鍵拼圖。
新密善用政策“活水”,拓寬融資渠道。今年以來,申報政策性資金項目93個,總投資近300億元。圍繞282個重點項目,創新構建“領導包聯+專班攻堅+精準調度”機制,配以“首席服務員+首席代辦員+首席統計員”的“三員”服務體系,提供“滴灌式”“點餐式”精準服務——以項目之“新”撬動轉型之“進”,為鄭州都市圈制造業高地筑強縣域基石。
科技之新:賦能傳統,點燃升級新爆點
傳統產業不是包袱,而是亟待煥新的寶藏。科技賦能,點石成金,讓老樹發新枝、煥新顏。
新密未曾遺忘傳統“家底”,其科技之“新”,核心是以“一轉帶三化”——以數字化轉型推動制造業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助推耐材、煤炭等支柱產業“涅槃重生”,實現新舊動能無縫接續、協同躍升。
步入鄭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廠區環境優美,綠意盎然;智能車間內,碼磚機器人精準作業,數據實時感知,徹底顛覆人們對耐材生產的傳統印象。“我們不僅實現了生產設備的升級,還打破各個環節的壁壘,實現了生產全流程的信息化。”公司營銷中心辦公室主任王強說,通過智改數轉,企業效能大幅躍升。“僅半成品壓制環節,人工成本至少節省了1/3,還進一步提升了安全生產水平。”與鄭州大學共建研發平臺,更讓其成為全國耐材創新高地。“國家級綠色工廠”“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國字號榮譽不僅是企業蝶變的有力明證,更是河南推動傳統產業“優勢再造”的縣域實踐。
新密大力推進“百企智改數轉”工程,2024年以來共實施“一轉帶三化”項目231個,一批企業“改”出新天地,“轉”出新機遇。
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同時,新密強力實施戰新產業、專精特新企業三年倍增計劃,讓新老產業比翼齊飛。
冰感小毛巾、小白鞋清潔濕巾、衣物清潔濕巾、嬰幼兒手口濕巾……走進河南逸祥衛生科技有限公司,各類衛生用品正源源不斷“走”下全自動生產線,運貨的車輛來往穿梭,一派繁忙景象。作為新密生物醫藥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該企業發展迅速,目前生產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公司去年營收達25億元,今年入選“鄭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
轉型發展,做優存量,新密成績斐然。今年以來,該市新認定創新型企業25家、專精特新企業8家,獲評省級創新龍頭3家、瞪羚企業6家。越達機器人、振中電熔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鄭州瑞泰等3家企業入圍省5G全連接工廠,新培育“小燈塔”企業3家、數字領航企業1家。
產業向“新”、發展攀“高”的背后,是科技創新體系的強力支撐。新密構建“需求牽引—平臺賦能—服務增效”新機制,推動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178家,省級創新平臺68家,“產業出題、企業答題、科技解題”的創新閉環已然形成。
以科技激活存量、提升產業鏈能級,新密的新型工業化之路,是“創新驅動”戰略在縣域的具體映照。
融合之新:跨界活化,打開增長新藍海
文旅之興,貴在融合。唯有融合創新,才能激活資源、引爆消費、重塑優勢。
新密的發展“新”意,在文旅領域尤其絢爛。其思路之“新”,在于深挖在地文化,以“融合”為密碼,打造沉浸式、互動式、全時域消費新場景,推動“流量”變“留量”,繪就城鄉共生共榮的嶄新圖景。
夏夜的新密,處處流光:溱洧水城穿越千年、銀基度假區歡聲笑語、伏羲山民宿靜享自然、“村BA”賽場激戰正酣、橋頭夜市人間煙火……短短半年,接待游客136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6.1億元,增幅均超27%。這火爆的文旅圖景,是新密主動融入鄭州“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及河南“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旅品牌體系的成功實踐,有效放大了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文旅輻射力,為河南文旅強省建設貢獻了“新密樣板”。
“體育+旅游+美食”讓“村BA”火爆出圈;溱洧水城復現古城風貌,疊加國風演藝、NPC互動,讓文化可觸可感;伏羲山云上牧場憑借場景化設計與零距離互動持續引流;銀基度假區以“動物IP+沉浸科技”鎖定親子客群。從“網紅”到“長紅”,靠的是對“場景深耕”的持續投入。“溱美夜新密”消費季與特色街區的打造,將“夜經濟”演繹得淋漓盡致,公安市監深夜護航,更體現精細化服務理念。
新密的實踐印證:文旅流量絕非偶然,而是文化基因與時代情緒、創意策劃與專業運營的深度共鳴。其“融合”之道,為縣域文旅文創發展提供了范本。
機制之新:改革破壁,營造營商新生態
好的營商環境,是陽光雨露,潤澤萬物。機制創新,正是優化環境的“關鍵變量”。
新密深刻認識到,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效治理和一流環境。其機制之“新”,聚焦以改革破梗阻、優服務、強監管,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打造近悅遠來的發展生態。
“企業有困難,我們全力排雷;企業有需求,我們清朗站臺。”新密市主要領導的承諾鏗鏘有力,并轉化為切實行動:“掃碼監督”“碼上評議”實現紀檢監察“一企一員”全覆蓋;“黨建+網格+大數據”模式、“三中心融合”大幅提升治理效能;“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持續深化,“無感審批”拓展,“高效辦成一件事”全面推進……
一系列舉措直擊企業痛點,是新密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具體行動,增強了區域競爭力,為鄭州都市圈營商環境整體提升提供了縣域范例。
結語
新密之新,是其主動融入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服務河南發展大局的奮進寫照。它以“項目新”育動能,夯實產業升級之基;以“科技新”促轉型,注入產業躍升之能;以“融合新”拓空間,繪就城鄉發展之美;以“機制新”優環境,厚植市場主體之壤。
新密之“新”,源于視野的前瞻、創新的膽識、改革的銳氣和務實的作風,不僅實現了自身的華麗蛻變,更以扎實而鮮活的實踐,為縣域經濟“成高原”、在中原崛起新征程中“奮勇爭先、更加出彩”提供了經驗和啟示。
本報記者 陳鋒 陳君健
武建玲 薛璐 郭濤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