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豎店”興起,何以鄭州?一場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大會給出答案

          2025-09-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從全市各地拔地而起的新興影視基地,到全城聯動的取景地推薦“刷屏”,當來自全國各地的短劇劇組帶著攝像機、穩定器、補光燈穿梭在城市中,鄭州這座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正在微短劇熱潮中乘風而上,成為排名全國前列的豎屏短劇攝制重地。

          9月22日至24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指導,鄭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廣播電視局、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和紅果短劇承辦的“2025·鄭州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大會”即將在鄭州開幕,昔日商都,為何成為新晉行業“豎店”?這場行業盛會又為何落地鄭州?不妨跟著記者的腳步,在大會即將召開之際,來一探究竟。

          影視基地 拍攝現場

          天時 時代機遇與文學底蘊 相疊加

          你是否有過在社交媒體或短視頻平臺被“微短劇”所吸引的經歷?近年來,微短劇這一網絡視聽新形態憑借輕快的敘事特點、貼合大眾的內容題材,用戶規模與市場產值持續攀升。《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顯示,2024年全國微短劇市場規模超500億元,首次超越中國內地全年電影票房總額,迅速成為文化產業新風口。

          2024年4月,鄭州首次對全市微短劇產業進行匯總盤點,曾一度在全國通過網絡視聽平臺機構自審通過播出的“豎屏”短劇行業中超過橫店,成為全國第二。一石激起千層浪,鄭州微短劇產業的發展基因與發展潛力逐步得到行業關注,被大眾所了解。

          目前,鄭州市微短劇制作企業820多家,從業人員3萬多人,僅前7個月就有20部重點微短劇和31部普通微短劇通過省廣電以上部門審核備案,有2656部通過網絡視聽平臺備案上線微短劇,快步邁進、高速增長成為城市微短劇產業發展底色,吸引著越來越多劇組前來拍攝制作。

          在時代機遇面前,鄭州已經準備許久。據記者了解,微短劇最早起源于網絡小說中的“片段預覽”。為了能讓受眾更快地了解小說中的精彩情節,出品方往往會將文字片段拍攝成極短的視頻預覽,并植入APP或廣告窗口中。鄭州作為當時全國頭部信息流集散地,豐富的網絡文學資源儲備讓鄭州各中小企業完成拍攝經驗的初步積累,為厚積薄發作好準備。

          站在時代風口前,鄭州的微短劇產業及相關單位正圍繞加強內容創作提升、推動建設全產業鏈園區、構建人才培訓體系、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強化行業管理服務等工作,強化產業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加快推動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向著“微短劇創作之都”不斷邁進。

          地利 交通樞紐與城市文脈相成就

          當問到每一個劇組為什么選擇鄭州作為拍攝基地時?“交通便利”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鄭州是全國普通鐵路和高速鐵路網中唯一的“雙十字”中心,是全國12個最高等級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2小時高鐵圈覆蓋國內4億人口的生活和消費,2小時航空圈覆蓋中國90%以上人口和市場。

          除了人員往來的便利,便捷的市內交通也是吸引劇組“扎堆”的重要原因。無論是演職人員的日常通勤,還是拍攝轉場的實際需要,全市四通八達的地鐵、高架橋、城市快速路都能給予劇組拍攝方便。“來鄭州拍攝,對于全國各地劇組而言,都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率的城市選擇。”該行業有關工作人員說道。

          當便捷交通優勢串聯起全市各具特色、風格各異的取景地,鄭州多樣化的場景選擇也成為許多劇組扎堆入駐的原因。今年4月,位于金水區的大志影視基地正式營業,包括不同年代家庭場景、華麗大堂、酒店房間、現代醫院等在內的1萬平方米室內實景為劇組拍攝提供“一站式”取景便利;8月28日,二七區櫻桃溝街道西港短劇影視城正式揭牌,一條能夠滿足“劇本創作—拍攝制作—人才實訓—IP孵化”的全鏈條產業生態正如火如荼地打造之中。

          除此之外,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的厚重文脈,到鞏義杜甫故里、康百萬莊園的人文氣息,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鄭州的文化遺產、古村老街、田園風光與現代化都市的繁華風貌交相輝映,為劇組提供取景便利的同時,也助力“跟著微短劇去旅行”成為文旅融合新可能,微短劇發展新方向。

          人和 政策支持與人才資源相融合

          推動微短劇產業在鄭州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城市資源稟賦的內在優勢,也少不了持續有力的政策支持。

          2024年5月18日,“河之南·游鄭州”微短劇主題創作征集活動開啟了“微短劇+文旅”的創作新思路。今年7月,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鄭州市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工作實施方案(2025—2027年)》,從產業基地(園區)建設、“精品化”傳播創作工程、人才隊伍培育等多方面出發,為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提供方向指引,并向2027年的“百億目標”繼續邁進。

          當前,全市各區縣有關部門正抓緊跟進,整合資源場景、細化獎補方案,為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今年4月22日,登封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登封市加快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為激勵精品傳播,針對微短劇取景地70%以上為登封市地標或場景、綜合播放量達到1億以上等條件的微短劇,經綜合價值評測可給予一次性最高50萬元獎補;6月15日,“賦能新視聽 共創微短劇產業新生態”二七區微短劇產業發展推介暨集中簽約儀式成功舉辦,擬籌備的《二七區推進網絡微短劇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政策的實施意見》將通過7項支持措施,最高不超過50萬元一次性獎勵等方式,提升二七區微短劇產業競爭力。

          除此之外,豐富的人力資源與人才儲備也讓許多劇組愿意來到鄭州“招兵買馬”。據了解,一個較小規模的劇組,也都由30到40人組成,除了主演、群演等演職人員,還有攝影燈光、場務錄音、美術造型、剪輯特效等崗位需求,便利交通與先發積累使全省各地影視人才來鄭匯聚,盡顯人才高地的城市優勢。

          9月,相約商都鄭州,共話微短劇產業發展,為打造“微短劇創作之都”繼續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李居正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康迪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