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新學期伊始,為筑牢未成年人自我保護防線,9月19日,劉寨街道民政服務站聯合律師志愿者走進東風路小學,為四年級學生帶來一場“反詐防欺凌”主題法治講座,用生動案例與實用知識,為孩子們的成長添上“安全鎧甲”。
“有同學因為想拿免費游戲皮膚,把家長手機號、支付密碼告訴了陌生人,結果家里的錢被轉走了……”講座開場,律師志愿者以近期發生的小學生被詐騙真實案例切入,瞬間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聽到同齡人受騙的經歷,教室里不時響起驚嘆聲,孩子們紛紛舉手提問“那該怎么分辨騙子呀”,現場互動氛圍熱烈。
隨后,志愿者用通俗的語言拆解常見詐騙手段:從“免費游戲皮膚”“虛假中獎”等針對學生的騙局,到“冒充家長好友借錢”等套路,一一講解識別技巧,同時給出“不透露個人信息”“不點陌生鏈接”“遇可疑情況找老師家長”等實用反詐方法,讓孩子們聽得明、記得住。
講座后半段聚焦校園欺凌,志愿者通過播放動畫短片、講述真實案例,清晰列舉了言語侮辱、身體攻擊、社交排斥等欺凌形式,讓孩子們直觀認識到“欺凌不是玩笑,會造成身心傷害”。“遇到欺凌別害怕,勇敢說‘不’,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這不是告狀,是保護自己!”志愿者鼓勵道,同時呼吁大家友善相處,共同守護和諧校園。
“聽完課我知道了,陌生人給的鏈接不能點,看到同學被欺負要幫他找老師!”課后,一名學生拿著記滿筆記的本子說。
劉寨街道民政服務站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此次法治課堂是守護未成年人成長的具體實踐,未來將持續聯合專業力量,開展更多形式多樣的法治教育活動,把法治種子播進孩子們心里,讓他們在法治護航下安全、健康成長。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