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9月18日電 黑龍江省檔案館18日首次公布“侵華日軍強征及奴役中國勞工”專題檔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期間“勞動統制”政策的罪惡本質,印證其有計劃、有組織強征奴役中國勞工的反人類暴行。
黑龍江省檔案館工作人員整理此次公布的檔案。新華社記者何山 攝
黑龍江省檔案館檔案整理處處長聶博馨介紹,這些檔案形成于日偽統治時期,涵蓋勞工統制政策文件、征用實施記錄、待遇報告及反抗記載等,還原了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在東北14年殖民統治中,以制度化手段大規模強征勞工的歷史真相。
為維系戰爭、掠奪資源,日軍以“供出勞工”為名,用行政強制與暴力脅迫中國民眾從事筑路、開礦、軍事工程修建等苦役,推行系統性殖民剝削。其中,關東軍駐滿洲731部隊勞工征用記錄,以及戰俘被強征修筑軍事要塞的原始檔案,成為日軍在華實施軍事擴張與經濟掠奪的直接佐證。
黑龍江省檔案館工作人員介紹此次展出的檔案。新華社記者楊思琪 攝
檔案顯示,日軍通過偽滿政權頒布所謂《軍需征發法》,企圖將勞工征用“合法化”,明確賦予日軍最高征發權,對反抗者規定嚴厲鎮壓措施。1942年日本推行“第二次滿洲開發五年計劃”,勞動力需求劇增,遂通過“行政斡旋”實施層層攤派、暴力強征。在一份偽濱江省勞工數量分配計劃表中,1943年度計劃分配勞工數量多達14萬人。
黑龍江省檔案館滿文和外文檔案開發處工作人員葛宏秋介紹,檔案詳細記載了勞工遭受的非人待遇:每日勞動時間很長,食物嚴重短缺,冬季無御寒衣物,大量勞工被迫高強度勞動。對逃亡勞工,日軍及偽政權采取抓捕、連坐甚至虐殺政策,徹底剝奪其人身自由與基本尊嚴。
黑龍江省檔案館工作人員展示此次展出的檔案。新華社記者何山 攝
黑龍江省檔案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批檔案既為歷史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更是駁斥日本右翼勢力否認侵略歷史、美化戰爭罪行的有力武器。此次公開旨在銘記歷史、捍衛正義,警示世人珍愛和平、反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