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一紙判決解決不了問題 法官溫情調解打開母子心結

          2019-07-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生病住院希望兒子身邊照顧自己,可是,兒子并沒給她希望,這位媽媽一氣之下討要兒子的借款30.5萬余元。

          “媽,我先走了。”離開法院時,兒子一聲“媽”,讓母子二人都濕了眼眶。

          據介紹,為了最大限度地修復這對母子親情,中原區法院李云凱法官多次主持調解后,又專門利用“和順中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再次委托民調員進行調解,最終促成母子二人打開心結,達成調解。

          “張老師,辛苦您再給這對母子做一下調解工作。這起案件單從法律角度看,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很容易作出判決,但是一紙判決解決不了他們之間的問題,反而有可能激化雙方矛盾。前期我們組織了幾次調解,但雙方都很固執,一直沒有調解成功,原告茅女士跟您的年齡差不多,也許您能做通她的工作。”李云凱法官就案件情況向民調員張宗興進行了介紹。

          通過李法官的介紹以及和雙方的簡單溝通,民調員張宗興了解了基本案情:茅女士與前夫離婚后,年幼的兒子一直隨父親生活。在兒子十幾歲時,父親、繼母相繼離世,兒子便跟隨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茅女士知道情況后,便將兒子接來一同生活。但茅女士忙于生意,沒有時間陪伴兒子。長期的分離再加上兒子青春期的叛逆,母子二人的感情一般。在相處過程中,茅女士為了彌補缺失的親情,有時試圖拿金錢補償給兒子,但兒子似乎不太領情。

          今年年初,茅女士生病住院,希望兒子能照顧一下自己,兒子卻置若罔聞,并不理會母親的要求。茅女士一氣之下以要求還款為由將兒子訴至中原區法院。

          據茅女士介紹,金錢上,她對兒子從不吝嗇,而且她給兒子的錢遠不止借條上顯示的金額。打借條、起訴都是因為賭氣,并不是真的想讓兒子還錢。

          為了盡快化解矛盾,民調員張宗興先對母子二人進行了“背靠背”調解,他分別與兩人進行了溝通,談親情話家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憑借著民調員多年的經驗,他接地氣的溝通方式終于摸清了母子二人的心結,并進行了疏解。

          在這些基礎上,他才安排母子二人面對面溝通。長時間缺乏溝通的二人,終于在調解室里促膝長談,將這些年來的委屈、心結、情緒統統釋放出來。

          最終,母子和解,達成調解協議,兒子張先生自愿償還母親借款30.5萬余元,于2021年6月30日前償還完畢。離開法院時,張先生的一句“媽,我先走了”,讓二人都濕了眼眶。

          “感謝咱法院的法官和民調員,是你們不辭辛苦地耐心做工作,才化解了我們倆的心結。能與兒子冰釋前嫌,我非常開心。”茅女士高興地說。

          “作為‘和順中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中的民調員,我們不僅在訴前參加調解,而且也接受法官的委托在訴訟中參與調解,我們希望更多的群眾能通過‘和順中原’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化解矛盾糾紛,滿意而歸,這是法官的心愿,也是我們的心愿。”民調員張宗興說。?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朱倩穎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