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萬鐵路,沿途各地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建設“文化高鐵”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一座座新建的現代化高鐵站,融入了中原地區的地域特色、歷史文化、風俗物產,一站一城,各具特色。
鄭萬鐵路河南段離正式開通越來越近了,豫西南地區將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鄧州東站、南陽東站、方城站、平頂山西站……它們在什么位置、長什么樣、都有哪些特點,你都知道嗎?
今天,我們走進鄭萬鐵路(鄭州局管段)的方城站和南陽東站。
方城站
方城,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方城埡口順流而過,故有“一渠清水向北流”的壯麗景觀。
方城其名,最早見于《左傳》“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這句著名的戰爭策論。當地歷史悠久,境內仰韶文化、屈家嶺文化、龍山文化遺址星羅棋布,縣域內人類活動至少在7000年以上。秀麗山水孕育了獨具方城特色的文化,“五界一口”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在此的交匯融合。
它是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中華曾氏的祖根地、法圣張釋之的故里、使圣張騫的封侯地。作為中國出使西域第一人,張騫與方城有著分不開的淵源。張騫出使西域,所攜帶的絲綢制品主要來自方城(古繒國),足見當時方城絲織技術發達,絲綢上乘,達國禮標準。漢武帝將張騫封侯于方城境內的博望,正是因為當時南陽的區域經濟、文化十分發達,有利于更好地推動中西文化的交流。
兩千多年前,使者騎著駿馬,開拓萬里絲路。今天,高鐵站建到了絲路源頭,百姓乘著時速350公里的高鐵,通達全國各地。
“方城管內,過去只有一個偏遠的貨運小站,不辦理客運業務。方城人出行只能到南陽、平頂山、許昌乘坐火車,”方城站站長宦彥輝介紹,“鄭萬高鐵開通后,方城人在家門口就能乘坐高鐵,到南陽只要10分鐘,將真正實現和南陽的同城化,融入鄭州、平頂山和襄陽的一小時城市圈。”
悠久燦爛的文化底蘊,在方城站體現得淋漓盡致。站房設計以“春秋楚地、四方之城”為主題,取城郭層疊的意境,屋檐層層遞退,古色古香。站房整體形態簡潔舒展,立面結合地方文化元素,虛實相間的片墻與中部通透的幕墻交相呼應,遠看有種煙雨城郭的詩情畫意。古風的外形之下,站內現代智能。進入候車區域,站房雖小,空間設置合理,這樣一個全新的高鐵站映入將給旅客帶來更加高效便捷的舒適體驗。
鄭萬高鐵方城站,承載著方城騰飛的希望。高鐵為方城融入南陽整體發展、對接省會鄭州、融入全國大交通格局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將推動方城倉儲物流、商貿金融、文化旅游等產業的發展,為城市經濟發展找到的新支點。
南陽東站
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地帶,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以北而得名。靈秀山水賦予了南陽茲茲不絕的靈氣,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3000年的建城史,是楚漢文化的發源地。
光武帝劉秀發跡于此,成就了東漢二百年的統治,故南陽有“南都”、“帝鄉”之稱。這里是名士之鄉,有謀圣姜子牙、商圣范蠡、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南陽五圣”等眾多杰出人物在推動文化發展中做出了巨大貢獻,留下中華文化的璀璨瑰寶。
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蘊,南陽東站在設計之時,就從臥龍文化、伏牛云海、南水北調、南陽五圣等方面進行文化提煉,建筑內外巧妙地抽取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獨具特色的門戶名片。
站房以“臥龍騰飛 伏牛奮進”為理念,形體上,中部落客平臺巨型的格構柱與兩側舒展、飄逸的水平線條勾勒出獨具特色的天際線,宛如巨龍騰飛。優美的拱形結構和純凈的玻璃幕墻交相輝映,室外建筑空間層次豐富。
候車廳分為上下兩層,建筑面積39916m2,站場規模3臺7線。走進車站,站內處處裝飾著地方特色的傳統文化符號,細節中體現建筑者的精致匠心。進站大廳挑檐抽取伏牛山的自然形態,展現南陽的山水奇景。候車大廳抽取“祥云”的曲線元素,加上“梭形”天窗,象征“孔明燈”,寄托祝福的美好寓意。“南陽五圣”之一的臥龍先生諸葛亮,青年時耕讀于南陽,后受劉備三顧茅廬而出仕,也是在南陽臥龍崗。當旅客置身南陽東站的候車區域,從精巧的建筑細節中,隨處能感受到古圣先賢的智慧與情懷。
南陽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大市。盡管承東啟西、連南貫北,地理位置優越,是連接焦柳鐵路、寧西鐵路兩大鐵路干線大動脈的核心十字樞紐,是國家級公路運輸樞紐城市,也有河南三大民用飛機場之一的南陽機場,但在構建公路、鐵路、航空現代立體交通體系的路上,長久以來,都是“三缺一”,少了高鐵的身影。當地居民迫切盼望高鐵開到家門口,鄭萬高鐵的開通,圓了他們一個夢。
“原來坐火車到鄭州,需要5個多小時,汽車至少需要4個多小時,鄭萬高鐵河南段開通后,南陽到鄭州只需要一個多小時。”鄭萬高鐵河南段開通在即,南陽東站站長劉少龍難掩內心的激動,“南陽外出務工人員多,每年春運和節假日,南陽站的壓力都很大,高鐵開通之后,將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南陽站的壓力,咱南陽人今年過年可以坐高鐵回家了!”
鄭萬高鐵的開通,將為南陽擺脫“高鐵時代不通高鐵”的尷尬,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機遇。與普通鐵路相比,高鐵不僅減少了運輸時間,還縮短了南陽與鄭州、武漢、西安三大城市圈的空間距離。豫西南的門戶能夠更便捷地吸引人才、資金、技術等各種經濟要素,南陽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