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河南首屆中小學生電影周啟動儀式暨主題論壇在鄭州市第47中學舉行,我省師生自導自演的多部“大片”輪番“上映”,為大家奉上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更有經典電影歌曲聯唱,引起全場共鳴。
今年9月,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電影周在上海開幕,我省選送了10部優秀中小學生微電影作品參展,其中,鄭州市第49中學師生制作的故事片《14歲的扣子》、濮陽市華龍區高級中學師生制作的《責任》2部作品被評為“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電影周優秀微電影作品”。
在主題展示環節,這兩部作品和鄭州市中原區桐淮小區小學師生制作的紀錄片《中國漢字名片——甲骨文》在現場展映,三部優秀作品的主創團隊、演職人員上臺與現場觀眾分享微電影創作的臺前與幕后。
“在創作的過程中,我和我的學生們透過一個個‘小電影’看到的是一個又一個的‘大世界’。”鄭州市中原區桐淮小區小學邱俊柯在分享《中國漢字名片——甲骨文》創作經驗時說,一部8分鐘時長的科學微電影,凝聚的不僅有老師和學生們的汗水,還有團隊勇于探究的精神,雖然制作過程不易,仍希望帶領大家了解更多的生活“大世界”。
《14歲的扣子》中飾演陳明的小演員,是鄭州市第49中學的學生趙藝豪,片中飾演父親和班主任的兩位演員,正是趙藝豪生活中的爸爸和老師。飾演父親的趙藝豪爸爸說:“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在心理上和行為都有一些變化,這次微電影拍攝讓我有機會參與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還有他們14歲集體生日的儀式,走進孩子精神世界,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跟他一起去經歷著、體驗著。”
開展影視教育,充分發揮影視作品的育人作用,其形式不僅拘泥于動手拍攝和觀影。在啟動儀式上,鄭東小學的經典電影插曲聯唱《光影之歌》、許昌實驗小學的經典電影配音秀《聲臨其境》引得現場觀眾掌聲陣陣。當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歌聲響起,伴隨著大屏幕上各歷史時期經典影片的鏡頭集錦,會場氣氛被推向高潮。
據悉,本屆電影周主題為“我和我的祖國”,由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教育廳主辦。河南省計劃用三到五年時間,基本普及中小學影視教育,基本建立形式多樣、資源豐富、常態開展的中小學影視教育工作機制。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競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