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所有司機,這個鎖車門的習慣一定要養成!

          2020-10-3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利用信號干擾屏蔽器,給車主車輛帶來假鎖狀態,然后將車內財物洗劫一空。一男子出獄后,重操舊業,盡管儀器更先進,作案更謹慎,但二七分局辦案民警還是翻出了四個月前的視頻,經過并案后各種對比,在36小時內將其鎖定抓獲。

          10月27日上午8時許,二七分局刑偵大隊接到110指令,在二七區嵩山路與清江路交叉口向西200米路邊,一男子馮某報警稱車內被盜現金1萬元。

          接報后,刑偵大隊四中隊民警陳雙彥與劉珂,迅速趕到案發現場展開調查。據馮某介紹,其于10月26日中午在銀行取了1萬現金準備次日去洛陽看望親屬,當天早上他來到案發地路邊吃早餐,因嫌錢裝在口袋里鼓鼓囊囊太礙事,就將現金放在車內的中控儲物柜中,下車按遙控鑰匙鎖車后就去就餐,但約20分鐘回來發現現金不翼而飛。

          兩民警對車輛進行現場勘查,沒有發現車輛撬盜痕跡,初步分析是一起技術手段盜竊案件。偵查員調取周邊視頻監控,發現在馮某停車時,一名男子接近并跟蹤尾隨,隨后又返回車輛處拉開車右后門,進入車內近1分鐘時間,后迅速逃離現場。

          民警視頻追蹤,發現該男子消失在丹青路鄭州烈士陵園附近,分析篩查發現,男子經過一番喬裝打扮,戴上了帽子、更換了口罩、更換了服裝后騎上一輛電動車逃離現場。

          從當天的作案視頻監控進行偵查,因嫌疑人的偽裝,確定嫌疑人的身份十分困難。經過深入分析研判,民警發現嫌疑人作案手法非常熟練,現場先后使用電子干擾器對多輛汽車實施干擾,阻斷路邊停車車主車門落鎖,待車主遠離后,嫌疑人在確認安全后迅速拉開車門實施盜竊。

          于是,民警李祥福就對轄區以往發生的類似作案手法案件進行梳理,發現該男子體貌特征和轄區佛崗菜市場6月9日上午10時30分的一起盜竊車內錢物案件嫌疑人極為相似,經過認真比對確認為同一人。

          隨后,民警圍繞該男子身份展開調查,進一步進行視頻追蹤發現男子最后消失在管城區姚莊村。

          10月28日上午,民警張選奎等在一建筑工地附近,排查到了嫌疑人作案時使用的電動車,又經過數個小時的蹲守摸排,經群眾指認,12時許終于將藏匿在工地的嫌疑人安某抓獲。

          經訊問,安某邦,南陽市唐河縣人,其對盜竊車內財物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10月29日,犯罪嫌疑人安某邦已被警方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

          經民警調查,安某邦于2018年在鄭州市中原區因為使用干擾器干擾盜竊車內物品被現場抓獲,并被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今年6月9日上午10時許,他在二七區佛崗菜市場門口,用同樣手段跟蹤尾隨一車主進入市場買菜后,拉開車門盜竊現金2000元。

          二七分局刑偵大隊四中隊負責人王占領提醒駕駛員,使用電子干擾器盜竊車內財物案件具有隱蔽性,竊賊作案時神不知鬼不覺,不容易被司機察覺,且被發現被盜后也往往不知道什么時間和地點財物被盜,給公安機關破案造成困難。

          但是,此類案件中受害司機只需要做到一點,就可以完全避免財物被盜,就是在使用電子遙控鑰匙鎖車門時,一定要養成檢查車門是否關閉的良好習慣,一個“拉車門”的好習慣完全可以避免財產損失。

          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凌智?通訊員 李東亞?文/圖


          分享到: 編輯:李糧辰 統籌:安學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