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中國環境關注|鄭州:奮楫爭先 黃河之畔營造“天藍水清地綠”生態城

          2021-02-14 來源:中國環境APP 分享到:

          鄭州,一座公園城市,一座生態綠都,依偎黃河邊,正在幸福地成長。天藍、水清、地綠成為常態,去年成功入圍“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鄭州北龍湖——晨曦中的金融島

          2020年鄭州市GDP完成12003億元,增長3%,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7和1.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56.9億元,增長0.9%。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759.5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086.6億元,增長1.7%。在全市經濟總量成功突破萬億元、人均收入突破10萬元、城市人口突破千萬的同時,全市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新密伏羲山

          持續開展的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讓鄭州市在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2020年,全市空氣質量6項監測因子再創新低,PM10、PM2.5平均濃度與2015年相比分別下降49.7%、46.9%,改善率在全省排名均為第一,全年優良天數230天,優良天數比例達63%,超額完成《鄭州市“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16—2020年)》確定的“到202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60%以上”的目標,成功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排名后20名。

          新密尖山

          2020年以來,鄭州市進一步做好水生態大文章,積極推進市域范圍內54個水生態建設項目,努力使市域水域面積從156.9平方公里增加到211.66平方公里,水面面積率由2.02%提升到2.82%。

          鄭東新區如意湖

          鄭州市以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飲水安全更有保障,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為目標,以流域“水質、水量、水管理”等關鍵問題為導向,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譜寫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水和諧”的新時代生態鄭州建設新篇章。

          望京樓水庫水源地保護區

          賈魯河作為鄭州的“母親河”,目前已完成綜合治理修復,由一條臭水溝蛻變為“一河清水穿城而過”的“金腰帶”,為城市增添了靈秀,涵養了生態。除了賈魯河,還有索須河、魏河、東風渠、金水河、熊兒河、七里河。鄭州不少以往的“臭水溝”“小黑河”顏值已高。

          鄭開大道北側賈魯河沼澤上水鳥成群

          鄭州市統籌推進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全市537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狀況調查及農用地質量狀況詳查,探索地下水、土壤協同治理模式,在全省率先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實現256個行政村環境整治任務,讓全市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截至2020年,全市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復任務全面完成,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100%,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污染物排放量與2015年相比實現零增長。

          新密袁莊亂石坡

          鄭州市南環公園是在原中原窯廠及垃圾回填場上建起的一座生態公園。現在,田園風貌的南環公園已經成為市民競相打卡的網紅地,200多種綠化植物,喬、灌、草合理配植,營造出“春季繁花似錦,夏季綠樹成蔭,秋季層林盡染,冬季枝干蒼勁”的四時美景。粉嫩的海棠、潔白的櫻花、火紅的石榴、淡紫的丁香,吸引著游客市民到此打卡留念。

          鄭東新區如意湖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安學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