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去鄭州,看華夏古國|王城崗遺址是中原地區率先邁入文明社會、國家階段的地方

          2021-04-1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11日上午,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山河祖國——去鄭州看華夏古國”活動采訪團還來到登封王城崗遺址發掘現場,探尋黃河文化深厚底蘊。?

          走進登封王城崗遺址發掘現場,記者看到遺址附近一邊是綠油油的麥田、車水馬龍的道路,一邊是考古工作人員一擔一籃剝除歷史塵封的忙碌身影,一座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在此交相輝映。

          王城崗遺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與八方村之間、潁河與五渡河交匯的臺地上,南眺箕山、北依嵩山。遺址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

          1976-1981年發現兩座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小型城址,并發現有奠基坑、青銅器殘片、玉器和文字等,有專家稱之為“禹都陽城”。

          2002-2005年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進行調查、鉆探和發掘,新發現一座面積34.8萬平方米的龍山晚期大城,同時發現祭祀坑、玉石琮和白陶器等重要遺存,并在大城中部偏北處發現幾處大面積夯土基址。

          2020年4月,“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批復,登封王城崗遺址作為項目的重點遺址之一,開啟了新一輪的考古工作。2020年的鉆探發現在大城北部分布有面積超過兩萬平方米的夯土群,是龍山晚期到二里頭時期所發現的中原地區最大的夯土基址之一。大范圍夯土基址的確認,一方面證明大城中北部是生活居住區,且極有可能是貴族生活區;另一方面佐證王城崗大城在潁河流域的中心地位及環嵩山地區“雛形國家組織”的出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館員馬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王城崗遺址龍山時代遺存中既發現了文字又發現了工藝成熟的青銅容器,既有城墻城壕又有大范圍的夯土建筑基址,既有外來的禮器(石琮)又有階級壓迫的證據(奠基坑),可以證明中原地區的王城崗遺址在龍山時代晚期已邁入文明社會,甚至形成了包含國家機器的“雛形國家組織”,是中原地區率先邁入文明社會、邁入國家階段的有力證據之一。

          鄭報全媒體記者 張倩 /文 李新華 /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