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暑期托管堅持學生自愿,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于支持探索開展暑期托管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暑期托管服務堅持學生自愿參加,主要面向確有需求的家庭和學生,并由家長學生自愿選擇參加,不得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同時要求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詳情<<<
安徽發現一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
8日晚,定遠縣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接滁州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通知:有1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王某某(蕭縣人),曾于7月7日17時19分從杭州東乘坐高鐵G7610次列車至徐州東站下車,該班次列車于當日20時24分-20時42分在定遠高鐵站停留。詳情<<<
山西永濟黃河灘6名學生落水失蹤
7日,山西運城永濟黃河灘6名學生玩耍落水失蹤。7月8日20時,記者趕到事發地,搜救正在進行。落水事件發生后,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三級黨委政府及應急、消防救援、急救等職能部門,還有多個縣(市)的藍天救援隊參與搜救。目前,搜尋到1名失聯學生,已無生命體征。
阿斯利康疫苗在臺施打后333人猝死,國民黨炮轟民進黨當局草菅人命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宣稱7月底要達到疫苗24%至25%的接種率。國民黨“立法院”黨團8日晚在臉書發文稱,截至7月7日,臺灣民眾施打阿斯利康(AZ)疫苗通報猝死人數高達333人,猝死率如此之高,但為了完成蔡英文指示的25%接種率,就可以如此草菅人命,找高猝死率的原因都免了?國民黨團稱,疫苗“催打令”不是“催命符”。
韓國政府:將首都圈防疫響應上調至最高級別,為期兩周
據韓聯社消息,韓國政府9日決定從12日起將首都圈防疫響應級別上調至最高級別第四級,為期兩周。
涉嫌暗殺海地總統的襲擊者中有兩人是海地裔美國人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等外媒最新消息,海地警察局長萊昂·查爾斯稱,警方已擊斃4人,逮捕6人,有海地高官透露,被逮捕的6人之中包括兩名海地裔美國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海地前總理洛朗·拉莫特援引警方說法稱,共有28人參與了刺殺總統的行動。
今日·熱點
天上的這顆星星是中國制造的
近日,
北京網友拍到中國空間站從頭頂飛過的視頻。
天和核心艙每90分鐘繞地球一周,
在合適的時間地點,
因其反射傍晚或凌晨太陽光而可見。
專家提醒,
7月和8月觀測效果更好,
使用“天文通”等小程序或專業App可查看所在地的過境信息。
今日這條新聞連上兩個熱搜
網友紛紛表示驕傲自豪
還有網友表示
吾輩已自強
今日·提醒
危險的二維碼!
女子掃陌生人二維碼被敲詐22萬:
可竊取手機通訊錄、相片、定位等隱私
2020年11月初,
小王掃描了網友“小蟲”發的二維碼下載軟件,
但掃完并無下載提示。
隨后“小蟲”發送了她的相冊照片等隱私數據勒索小王。
在被敲詐了22萬余元后,
小王報警。
公安機關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金某。
金某交待,
他替買家“阿池”編譯了可以竊取手機隱私數據的APP,
可以獲取他人手機通訊錄、相冊照片、短信、定位等隱私數據。
經查,
金某共非法獲利3.6萬元人民幣。
根據《刑法》規定,
金某的行為構成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網友表示現在的詐騙手段越來越高明
越來越防不勝防
那么,
在如此發達的網絡社會
你的重要個人信息可能正被這些網絡“套路”套走,
如何防范?
戳圖↓↓
七大“套路”警惕防范!
午間·科普
給爸媽買老人鞋的你,可能被坑了“孝心稅”
60歲以上的中國人,骨質疏松已高達56%。
但有1種病比它還要高發——老年足部疾病,患病率高達87%,嚴重威脅著咱爸媽的健康。
可是,只有7.3%的人會把足病當回事,去咨詢醫生。
俗話說“人老腳先老”,上了年紀,腿腳最先開始不利索。
1.歲月不饒人
隨著年齡增長,腳部的肌肉力量減弱、韌帶彈性變差,或由于鞋子不適合等原因,容易出現足弓塌陷、拇外翻等問題。后果就是,雙腳的負重能力下降。
2.腳部護理差
人老了,眼神不好、手指不靈活、彎不下腰,這些都會導致一個共同的結果——
放棄對腳部的護理。
趾甲很長了也不修剪、懶得洗腳等,可能導致趾甲過長、變厚以及甲癬等問題。
老年人最常見的腳部疾病有:
趾甲肥厚 (41.3%)
拇外翻(俗稱“大腳骨”)(28.7%)
皮膚干燥(26.0%)
雞眼和胼胝(俗稱“老繭”)(24.0%)
這些問題又會導致一個共同的后果——
走不穩,容易摔跤。
很多老人比較胖,行走時雙腳負擔重,容易疼痛,增加跌倒、骨折的風險。
而且,骨質疏松是老年常見病,跌倒時更容易導致髖部骨折——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髖部骨折1年死亡率高達22%~30%,甚至達到50%)
美國老年醫學家哈茲德說過:“一個清醒的頭腦,一雙行動自如的腳,才能讓老人活得更好。”
前段時間,拜登在登機時連摔三跤,正印證了這一點……
鞋子不合適是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之一,而超過70%老人的鞋子不合適。那么,鞋子不合適的情況主要包括哪些呢?
1.鞋子太窄
腳趾、腳掌長期受擠壓,使前腳掌變形,出現拇外翻,小趾變形,會很疼。
2.鞋子太短
會使腳趾彎曲,時間久了會畸形(也就是錘狀趾或爪形趾)。
腳背皮膚受擠壓,慢慢形成硬繭,又痛又腫。
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尿病老人,還容易出現嚴重感染。
先說一點:
所謂的“老人鞋”要謹慎買,以免交了“孝心稅”。
很多“老人鞋”打著透氣、寬大、柔軟、不擠腳、防滑的旗號,甚至能像擰毛巾那樣。
但事實上,鞋子并不是越軟越好。能輕松擰動的鞋子容易變形,對足弓缺少支撐。
給老人買鞋,要遵循“鞋前寬、鞋中韌、鞋跟硬”的原則
具體來說,老人選鞋子要注意這3點:
1.鞋底有防滑設計
老年人身體平衡能力變差,腳底對壓力的感知能力下降,都會增加走路時跌倒的風險。
所以,要選擇鞋底有防滑設計的。
2.有足夠支撐的硬鞋底
太軟的鞋子,比如老布鞋等,足弓部位缺乏足夠支撐,走路多了容易不舒服,腳累、腳酸、腳疼;遇到石子路還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硬底鞋,能增加老人走路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鞋子中段韌度要適中,可以嘗試用手擰一下,太容易擰動或完全擰不動的,都不好。
鞋跟也需要有一定的高度,至少在1.5~2.5厘米,能分散腳底的壓力。
3.鞋面要透氣、保暖、寬松
老年人腳部血液循環不好,容易出現雙腳冰冷、疼痛、皮膚青紫等癥狀。
買一雙透氣、保暖、寬松的鞋,舒服、好穿,還能降低趾甲營養不良和真菌感染(俗稱腳氣)的發生率。
可以稍大一點,腳趾前面留出1厘米左右,讓腳趾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此外,老人買鞋子時,還有3個小貼士:
1.最好不要由兒女代買或網購,最好本人親自去試試
帶上平時常穿的襪子和鞋墊。上腳感受一下,在店里體驗走、跑、跳,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鞋子。
2.最好下午去買
受重力和靜脈回流影響,人的腳在下午通常會比上午大一些。
上午去試鞋,會委屈了下午的腳。
3.別嫌麻煩,多試幾雙
老年人經常會遇到兩只腳大小不一致的情形,比如,一只腳有嚴重的拇外翻,或兩只腳足弓塌陷的程度不一樣。
這就需要多試幾雙,找到兩只腳都舒服的鞋子。或者給一只鞋放置好足弓支撐墊。
——來源 騰訊醫典
午間·休閑
(視頻來源 四平消防)
友情提醒大家
黃金雖足k,
不如安全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