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上的人我認識,是我們同事一家。”“這組照片有咱鄭州籍的名人,還有快遞小哥,他們真耀眼!”……昨日下午3時,國貿360戶外大屏上循環播放的一組人物照片,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觀看。這組照片是鄭州晚報推出創刊74周年改版21周年百版紀念特刊《城長之戀》的系列封面人物(群體)。此刻,“他們是鄭州最耀眼的星”。
國貿360
震撼心靈的身影 折射出鄭州蝶變
5月30日,是鄭州晚報的生日。今年的這一日,21位人物(群體)受邀登上鄭州晚報封面。他們中,有科技報國、情系家鄉、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科技顧問施一公;有一飛沖天、航天報國的鄭州姑娘劉洋;有中科院院士、中原科技城建設領銜人物、省科學院院長徐紅星;有情系鄭州、專題研究早期中國的考古大家王巍;有在鄭州出生、享譽國內外的乒壇名將鄧亞萍;有河南作家群體代表張宇;有科技創新者代表、中鐵裝備總工程師賈連輝;有非公黨建的旗幟、黨的二十大代表薛榮;也有全國最美家庭代表、感動中國人物代表、學雷鋒代表、愛崗敬業勞動者代表、活力青年群體代表、高鐵乘組代表;有與癌癥搏斗、自強不息服務群眾的民警,也有在城市社區服務群眾的網格長代表和懷揣夢想在鄭州打拼的快遞小哥……
萬象城
21張封面照片,21位人物故事,相同的照片底色,不同的夢想追求,而故事的共同元素都和鄭州息息相關。其中,每天穿梭在京廣線G98次列車的鄭州客運段高鐵一隊的京鄭三組4位乘務人員照片背景是用輻射全國的鄭州高鐵線路寫出的大大的“米”字;國家盾構機科技的中堅力量中鐵盾構,其總工程師賈連輝照片背后是他們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直徑的硬巖掘進機;因赤膊冒雪搶修水表井的視頻流傳網絡的“短袖哥”張威的人物封面則是展現其扎根一線、業務精湛的作業瞬間……
新田太康路360廣場
一個個震撼心靈的身影、一張張感動人心的面龐,21位封面人物折射出鄭州近年來從“四條絲路”到“四個高地”,從“三標”活動到“十大戰略”,從歷史厚重的“文化之城”到人才濟濟的“青春之城”,從四通八達的“樞紐之城”到實力雄厚的“產業之城”,從營商環境優越的“宜業之城”到充滿活力的“科創之城”變化。鄭州在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中高臺起勢、勇攀高峰,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增長極。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科技顧問施一公所說:“鄭州是自己最為牽掛的地方,鄭州的發展充滿潛力、令人期待。”
“讓鄭州為鄭州人點亮”
上封面、登大屏,點亮鄭州城。6月1日至10日,21位封面人物將陸續登上萬象城、熙地港、國貿360、新田太康路360廣場、鄭東綠地新都會360廣場、鄭州報業大廈“鄭州眼”及“M廣場”配樓、德化無限城、高新區公園茂等市區多個大屏,“讓鄭州為鄭州人點亮”。
熙地港
抬頭所見,皆是美好。
最美家庭虎萍:面對時代變革,鄭州晚報大膽求索、勇于實踐,實現從指端到云端無縫銜接,作為忠實讀者的我,為晚報打call!看到我們一家人登上晚報封面和戶外大屏,非常驕傲自豪!
隴海大院:大愛鄭州,溫暖大院。謝謝鄭州晚報把我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我們會一如既往傳遞溫情溫暖。
老年雷鋒團團長姚淑英:溫情、溫暖,向上、向善,鄭州晚報始終用行動代言著這份善意與溫暖,和千萬市民守望相助。上封面、登大屏既是對我們志愿服務工作的支持,更讓我們堅定傳承志愿者精神的決心和信心。
大學生王耀輝:榜樣力量,追光前行。大屏中一位位榜樣猶如一面面鏡子,更加激勵我要在鄭州奏響屬于自己的青春圓舞曲。
…… ……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我們始終和近1300萬鄭州人相知相伴、一同攜手,踩著鏗鏘的鼓點,迸發激越的豪情,與城市共成長!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文 馬健 周甬 徐宗福 實習記者 王夢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