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我手寫我心!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聚焦劇作家楊林

          2021-07-1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7月13日、14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承辦、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協辦的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我寫我心——劇作家楊林推介會”在鄭州舉行。

          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旨在面向全國推介我省各個藝術領域的領軍人物,提高河南藝術家及作品在全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我省藝術事業繁榮發展,創作生產更多具有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優秀藝術作品。該工程啟動于2011年,目前已推介各藝術領域名家36位,在全國具有示范性意義。

          河南省藝術名家推介工程“我寫我心——劇作家楊林推介會”主要包括兩項內容,分別為7月13日晚在河南藝術中心上演的京劇《突圍·大別山》,14日上午舉辦的“楊林劇作研討會”。

          《突圍·大別山》

          京劇《突圍·大別山》首演

          《突圍·大別山》是劇作家楊林的最新作品,故事發生在1934年冬,因婚姻受挫進山等死的“小腳女人”嫩芽兒,意外遇到五個幸存紅軍戰士。深受紅軍戰士感染的嫩芽,也開始對自己的人生有了嶄新的認識,在紅軍戰士性命攸關的關鍵時候,嫩芽舍身相救,掩護紅軍戰士沖出敵人的重重包圍。

          京劇《突圍·大別山》是由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創演,李祖銘藝術總監,國家一級編劇楊林編劇,國家一級導演李利宏執導,國家一級演員張四全技導,國家一級作曲尹曉東、中國戲曲學院音樂系教授陳建忠作曲,國家一級作曲方可杰配器指揮,中央戲劇學院舞臺美術系教授邊文彤舞美設計,王琦、賀磊燈光設計。

          幕后陣容堪稱國內一流,臺前陣容也不容小覷——該劇演出團隊成員均為河南省京劇藝術中心優秀青年演職員。其中,劇中人物“嫩芽兒”由賀雯飾演,此外,國家一級演員張帥及優秀青年演員邢鵬遠、戴維、方龍龍、金鑫、李鵬飛在劇中擔綱重要角色。

          《突圍·大別山》

          該劇創作角度獨特,以紅軍突圍與主人公心理突圍的“雙突圍”作為主題,用側面的、詩意化的手法表現紅色革命題材,表現了紅軍戰士以鋼鐵般的紀律和不怕犧牲、不畏艱險、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劇中人物通過獨唱、對唱、重唱等形式帶動情節發展,舞臺呈現具有極強的沖擊力,觀眾深受感動。

          大型現代京劇《突圍·大別山》是河南省省級公共文化服務專項資金扶持項目、2020年度河南省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重點創作劇目,同時也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2021年“向建黨百年獻禮”重點創作劇目,今年參加第十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榮獲文華大獎及多項單項獎。

          《突圍·大別山》

          發掘人性的真善美

          在今日上午的“楊林劇作研討會”上,河南省文旅廳領導、省內外知名專家、特邀嘉賓齊聚一堂,圍繞著楊作的創作風格、表現手法、審美探討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


          《紅旗渠

          研討會上,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一級編劇歐陽逸冰,總政藝術局原局長汪守德,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會長黎繼德,中國劇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崔偉等專家先后發言。專家們一致認為,該劇構思獨特,是一部具有獨特構思和角度的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它以“小故事”展現“大時代”,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以“小人物”表現“大情懷”,用人們的命運感染觀眾,通過感人的故事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大別山精神。

          《紅旗渠

          “楊林的作品以現代戲居多,而且多是主旋律,但楊林往往能做出獨到的發掘,從中咀嚼出別樣的滋味來,使作品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感染力。”“楊林的戲劇創作故事好、人物好,不放大丑惡,人物的真善美直抵人心,讓人感覺很別致,與眾不同。”……會上,專家們還對楊林的其他作品及其藝術風格、藝術成就等進行了交流。

          《秦豫情》

          專家表示,楊林大半生幾乎沒有離開過劇團和舞臺,坎坷的經歷,是他了解生命的窗口;學藝、做藝的經歷,是他認識戲劇的途徑;劇團、舞臺的實踐,是他戲劇創作的基礎。他對創作始終心存敬畏,端穩端好,高質量的作品正是他創作初心的彰顯和踐行。同時,專家們也希望,楊林今后能創作更多精品力作,彰顯文藝作品的道德、筋骨和溫度。

          《百姓書記》

          附劇作家簡介:

          楊林,河南林州人,1974年考入河南林縣豫劇團學表演,1984年考入河南省戲校導演班,畢業后先后在焦作市豫劇團、焦作市藝術研究所做編劇、導演,2017年調入河南省文化藝術研究院至今,現為國家一級編劇,河南省“文化先鋒”,河南省委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

          楊林

          近四十年來,楊林在戲劇創作領域潛心耕耘,編劇、導演“兩門抱”。新世紀之前,以導演為主,兼寫小品、小戲,曾執導大型綜藝晚會二十多臺,大、小型劇目三十多個。新世紀之后,全身心投入創作,先后創作大型劇本二十多部(包括合作)。代表作品有話劇《紅旗渠》《兵團》,豫劇《常香玉》《女婿》《花兒朵朵開》《我的青春我的愛》,京劇《霸王別姬》《突圍·大別山》,淮劇《浦東人家》,呂劇《百姓書記》,滬劇《敦煌女兒》等,其中《霸王別姬》《紅旗渠》分別獲得第一屆、第四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豫劇《常香玉》獲得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文華劇作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并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話劇《紅旗渠》獲得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田漢戲劇獎劇本一等獎、話劇“金獅獎劇本獎”,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展演劇目進京演出。話劇《紅旗渠》、呂劇《百姓書記》創下了一屆藝術節獲得兩個“文華大獎”的佳績,組委會特頒證書予以表彰。2016年,與人合作的豫劇現代戲《秦豫情》(《劇本》刊發劇名《河南擔》)由西安市豫劇團首演,獲第八屆陜西省藝術節“優秀劇目展演金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滾動資助項目。豫劇現代戲《花兒朵朵開》《我的青春我的愛》、滬劇現代戲《敦煌女兒》先后入選文化部劇本扶持工程。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五屆河南省戲劇大賽中,話劇《兵團》、京劇《突圍·大別山》均獲得河南文華大獎。

          另有《找爸爸的小男孩兒》《挪界石》《雙射雁》《藏爹》《月夜情話》《挑刺兒》《幫扶》等小戲小品先后獲得國家、省級各種獎項。

          鄭報全媒體記者 秦華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