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鄭州的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方面都在恢復之中。由于大水長時間的浸泡,一些城市道路也出現坍塌凹陷情況,更為可怕的是如果道路下方出現空洞,行人或者機動車很有可能壓垮地面墜落其中。如何防范這樣的情況出現呢?讓我們走進一處特殊的施工現場來看一下。
表面正常的道路 地下可能存在隱患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河南省鄭州市科學大道臨近雪松路的路口,是一個雙向一共八個車道的交通主干道,車流量非常大。正在進行的工程,就是城市道路地下隱患的探測與處理。雖然周圍的路面看起來和日常道路沒有什么區別,但是經過專業雷達設備的探測,在記者腳下的位置,探測出了一個高度達80厘米的地下空洞。這個地下空洞就是鄭州市政這幾天組織的探測工作探測出來的空洞之一。
自來水、雨水、熱力管網線路容易產生地下空洞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根據現場專家的介紹,這個地下空洞是由于連日降雨,造成城市管網滲漏的雨水,沖走了地基當中的泥土,從而形成了一個懸空的空間。如果不處理,這部分空洞會變得越來越大,直到最后坍塌。河南的大雨導致雨水、污水、自來水、熱力等等管網的壓力變大,加上道路積水滲透,很容易形成這樣的隱患。
檢測范圍覆蓋鄭州市所有市政道路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為了盡快地排除這一隱患,鄭州市緊急求援,全國26支雷達探測地下隱患的專業隊伍迅速地趕往鄭州,并且連夜投入了探測和修復工作。整個工作的目標是鄭州16個縣市區的所有市政道路,都用車載雷達探測儀一步一步地移動,每次2米寬,像比較寬的道路需要來回6次以上才可全部覆蓋。根據市政的消息,總的探測范圍將超過1300多條道路,總長度超過2500公里。
總臺央視記者 鄭怡哲:其實該檢查有點像給大雨過后的城市道路做一個全面“B超”,及時發現隱藏的問題,將路面坍塌、凹陷解決在萌芽階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城市的道路安全,以及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