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藺洋 通訊員 劉晨 文/圖
在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江山路街道瑞苑社區有這樣一對“父女兵”,父親劉輝是農業銀行的押款車司機,女兒劉慧玲是天津外國語大學的一名學生,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他們父女并肩作戰,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疫情暴發后,50歲的劉輝第一時間參與了志愿者服務。人不高很愛笑,一直都保持著早睡好習慣的他,第一次志愿服務就堅持到了凌晨。
第二天早上,在志愿者的隊伍中來了個年輕的新面孔,和劉輝長得很像,她就是劉輝的女兒劉慧玲,因為白天她爸爸要上班,而她在家有空,所以就來替父親參加志愿活動。
中午父親回來,她回家做飯,下午爸爸上班,然后換她來,等晚上爸爸回來再換班。父女倆的“排班”讓彼此都有時間休息,也避免超出身體負荷。
這不是劉慧玲第一次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在幾天前的抗洪搶險工作中,她就積極到社區報到,參與搬運物資和給受災居民發放救災物資,經她手的就有上千件水和食物;小小身板的她還主動請纓參與災后重建,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到受災小區清理淤泥搬運防汛沙袋等。
據劉慧玲介紹,她的哥哥是一名消防戰士,抗洪搶險期間每天忙碌到凌晨,累得直接在救援的小區地上倒頭就睡......
劉輝父女(子)一家是好樣的——他們用普通而不平凡的舉動,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