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記者從省人社部門獲悉,根據《河南省2022年定向國內外部分高校選調優秀應屆畢業生公告》,我省今年將選擇選調生350名。
選調優秀畢業生350名
根據《公告》,此次選調生的范圍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49所國內高校2022年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不含選調高校招生分數低于本校統一錄取分數線的其他校區或分校、網絡學院等,以及委托培養、在職培養、定向培養和非全脫產學習的畢業生)。部分國(境)外高校的2022年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應屆畢業生也可報考。
此次共計劃選調350名,其中,省直選調生60名,省轄市市直選調生290名。
報名者的年齡要求:
截至2022年6月30日,應屆碩士研究生不超過28周歲(1993年7月1日以后出生),應屆博士研究生不超過35周歲(1986年7月1日以后出生),大學期間有參軍入伍經歷的,按服役年限適當放寬。
同時對在校期間的成績也有規定,截至2022年7月31日,須取得相應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博士研究生可放寬到2022年底。研究生學習期間,必修課不能有不及格記錄。
11月5日起報名
選調工作采取本人自愿報名、學校審核推薦、組織人事部門考試與考察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其中,凡符合條件的高校應屆畢業生均可于2021年11月5日10時起登錄河南省選調生報名網站(xds.haedu.gov.cn)、河南省畢業生就業信息網(hnbys.haedu.gov.cn)、河南人事考試網(www.hnrsks.com)進入報名系統。除河南大學報名截止時間為11月21日18時外,其他高校報名截止時間均為11月23日18時。每人可報考2個志愿,其中,最多選報1個省直崗位。
考試分筆試、面試,綜合成績為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其中,筆試定于12月11日進行,共1張試卷,內容包括案例分析、行政能力測試、材料寫作等,滿分100分,本次考試預設北京、鄭州2個考點,考生報名時需預選一個考試地點。
省直選調生在錄用單位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
省轄市市直選調生在錄用單位最低服務年限為3年,在本省轄市內最低服務年限為5年,均含基層鍛煉時間。
政策咨詢電話:0371—65905805
資格審查咨詢電話:0371—61179352、61179396
技術操作咨詢電話:0371—56683837
附:
河南省2022年定向選調范圍高校名單
一、國內高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蘭州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鄭州大學、湖南大學、云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新疆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共中央黨校、河南大學(僅報考省轄市市直崗位)
二、國(境)外高校
麻省理工學院(美國)、牛津大學(英國)、斯坦福大學(美國)、劍橋大學(英國)、哈佛大學(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美國)、帝國理工學院(英國)、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瑞士)、倫敦大學學院(英國)、芝加哥大學(美國)、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賓夕法尼亞大學(美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瑞士)、耶魯大學(美國)、愛丁堡大學(英國)、哥倫比亞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美國)、香港大學(中國香港)、東京大學(日本)、密歇根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美國)、多倫多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加拿大)、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澳大利亞)、曼徹斯特大學(英國)、西北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京都大學(日本)、香港科技大學(中國香港)、倫敦國王學院(英國)、首爾國立大學(韓國)、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澳大利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香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韓國科學技術研究所(韓國)、紐約大學(美國)、新南威爾士大學(澳大利亞)、巴黎科學藝術人文大學(法國)、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昆士蘭大學(澳大利亞)、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美國)、巴黎理工學院(法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德國)、杜克大學(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美國)、香港城市大學(中國香港)、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東京工業大學(日本)、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莫納什大學(澳大利亞)、布朗大學(美國)、華威大學(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英國)、海德堡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德國)、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香港理工大學(中國香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美國)、臺灣大學(中國臺灣)、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阿根廷)、魯汶大學(比利時)、蘇黎世大學(瑞士)、索邦大學(法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高麗大學(韓國)、大阪大學(日本)、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美國)、南安普敦大學(英國)、莫斯科國立大學(俄羅斯)、哥本哈根大學(丹麥)、延世大學(韓國)、浦項科技大學(韓國)、杜倫大學(英國)、東北大學(日本)、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美國)、奧克蘭大學(新西蘭)、華盛頓大學(美國)、巴黎第十一大學(法國)、隆德大學(瑞典)、佐治亞理工學院(美國)、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瑞典)、伯明翰大學(英國)、圣安德魯斯大學(英國)、利茲大學(英國)、西澳大學(澳大利亞)、萊斯大學(美國)、謝菲爾德大學(英國)、賓州州立大學公園分校(美國)、成均館大學(韓國)、丹麥理工大學(丹麥)、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
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