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陳老太急性心肌梗死后并發室間隔穿孔,鄭州七院成功救治

          2021-11-10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在急性心梗患者中,并發室間隔穿孔的發病率極低,只占心肌梗死的1%~2%。而在這極其罕見的病例中,僅有兩成患者有機會接受手術,真可謂九死一生。

          而鄭州的陳老太太,近日就遇到了這樣的險情。所幸經過專家緊急救治,老人重獲新生。

          一個多月前,年近七旬的陳老太突然感到一陣胸痛伴心慌、胸悶。這次的感覺跟以往不一樣,疼得厲害,肩膀和后背也疼,滿頭大汗,吃了速效救心丸也不行。

          得知老人發病,家人隨即打120電話求助。急救人員將陳老太太送到當地醫院后,快速實施冠脈造影檢查,結果提示急性心梗,連夜完成PCI手術。

          本以為已經躲過死神的威脅,沒想到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術后第5天,陳老太突然出現反復憋喘,并且咳痰時出現了粉紅色泡沫,心臟超聲檢查結果令所有人倒抽了一口涼氣。原來,患者左心和右心室之間,出現了一個10毫米的穿孔,并且左室下壁室壁瘤形成,左室壁節段性運動異常,肺動脈高壓(中度),左室舒張功能減低。

          參考專家建議,家人又多方咨詢后,決定將老人轉到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就診。

          在該院心外科十病區,劉春明主任根據患者癥狀,立即安排了心臟超聲、心電圖和心肌酶檢查,結果提示左室心尖部圓鈍,局部室壁向外膨出,大小約40*32毫米,室間隔心肌部可見穿孔大小約8毫米的穿孔,前間壁、下壁導聯ST段抬高,心肌酶也明顯增高。

          “這是急性心梗的典型表現。”劉春明主任說,手術是首選的治療方法,但現實條件下,急性期患者的心肌處于炎癥水腫狀態,身體各方面指標差,血壓只能勉強維持,無法手術。這也意味著患者搶救難度極大,且隨時有生命危險。但如果不進行手術,患者幾乎沒有生存的希望;如果在當時心肌嚴重水腫的情況下手術,患者依舊有高達60%以上的死亡率。

          劉春明教授帶領團隊反復討論,和家屬充分溝通,家屬支持盡早手術,挽救患者生命。考慮到患者心功能極差,麻醉風險極高。因此,麻醉科魏金聚主任與劉春明主任在術前多次深入論證,優化了術中麻醉方案和術中監測策略,確保將患者心功能和容量狀態調整至最佳,避免循環的劇烈波動。

          10月21日上午9點,在麻醉科的全力支持下,劉春明教授團隊為患者進行了全麻體外循環下室間隔穿孔牛心包片修補+前降支及對角支冠脈搭橋手術+室壁瘤折疊術。

          術中,專家發現大量血性心包積液,室壁瘤膨出處可見心肌與心包呈片狀粘連,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心梗后炎性改變,下壁陳舊性心梗,并形成室壁瘤。術中經室壁瘤切口探查,發現一個近15毫米的巨大室間隔穿孔。術后經食道超聲證實,室間隔穿孔消失,左心室前側壁和下壁活動度改善。手術順利結束,患者安全回到心外科ICU。

          經過恢復,陳婆婆各項指標情況正常,終于康復出院。

          蔣曉蕾? 榮文翰

          分享到: 編輯:謝 寬 統籌:劉書芝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