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甘做園丁催桃李,愿為人梯育英才”是王建英始終不渝的追求。王建英,男,中學高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全國優秀教師,鞏義市魯莊鎮第一初級中學教務主任兼九年級年級長,數學組教研組長,九年級數學教師。
王建英家中兩位兄長因為意外,雙雙英年早逝,照顧嫂嫂,撫養子侄,整個家庭的重任都壓到他一個人身上。
2009年10月,王建英的母親患腦溢血,他更忙了,上完課就立即趕往醫院,盡心伺候。母親出院后,他利用晚上時間回去照顧,一堅持就是十幾年。在這期間他沒有叫一聲累,所帶的班級連年中招考試創下新高。
2021年5月,王建英的母親離世,10月,他的父親又因突發腦溢血住院。他醫院學校兩頭跑,上課鈴響,他已經站在講臺。父親去世的那天,他正在給學生講數學題。這邊剛剛處理完父親的喪事,忙碌的身影就又出現在畢業班的教室。
早上天還沒亮,他已經早早進入了工作狀態,叫學生起床,組織學生上早讀,晨跑訓練……每一天都在三尺講臺上辛勤耕耘,晚自習結束,他檢查學生就寢、教室消毒、校園安全巡視……幾十年如一日。
由于長期連軸轉,他的腰時常疼得厲害。病發時,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為了不影響工作,他并沒有利用工作時間治療,依然每天早早進入工作狀態,近乎完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到年級里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
王建英總說自己不太懂教育,但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漸形成了自己定格化的認識,與同事們在一起,他常常會這樣談對學生的教育理解:“成功與安康相比,安康最重要;學習與做人相比,做人最重要;成績與進步相比,進步最重要!”他帶領的數學團隊越來越優秀。
“雙減”狀態下,他帶領數學組精心準備課堂教學,精簡作業,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他的課,不浮夸,重實效,講解清楚,學生動手能力強,是本年度全員達標課的示范課,數學教研員到該校進行調研時對王建英的課給予高度評價。
工作再忙,每一節的公開課他必定到。王建英總說聽課本身也是學習;每當談及人生,王建英自嘲說自己是角落里的一顆小石子; 王建英經常和學生交流,耐心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各方面狀況,并在自己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提出適合學生獨立發展的建設性意見把班級工作做實做細。面對學生,王建英老師總怕自己講得不到位;走上講臺,王建英老師最擔心的是誤人子弟。
三尺講臺、一顆愛心、放飛希望、樂此不疲是王建英勇往直前、永不止步的潛在動力。從教近三十年,就像一部擰緊發條的機器,不停地運轉著。他常說:“我們干的就是這一行,就必須把學生教育好,讓孩子進步、讓家長滿意。”
王建英先后獲得“鞏義名師”、鞏義市勞動模范、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鄭州市“首屆我心中最美鄉村教師”、河南省及鞏義市優秀輔導員、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全國模范教師及中小學優秀班主任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