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防治,科普先行。4月15日,由中國抗癌協會主辦、河南省腫瘤醫院、中國整合醫學發展戰略研究院、河南省癌癥基金會承辦的2021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暨第28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全國啟動儀式在鄭州拉開帷幕。
兩大“品牌”科普活動首次“同步”
作為中國醫學界的頂級科普盛會,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一直憑借其專業性和傳播度,每一屆都會受到國內外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從1995年由中國抗癌協會發起創建、至今已經成功舉辦28屆,是目前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腫瘤防治品牌科普活動,本次鄭州會議也是兩大知名科普品牌活動,在歷史上首次“同臺合體”。
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長樊代明院士在致辭中表示: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的惡性疾病,本次大會作為中國醫學界的一次盛會,今天全國醫學界,全國腫瘤學界都在聚焦河南,聚焦鄭州,本次大會注冊人數規模達4.5萬人,超越以往,在今后的一周以內,中國抗癌協會及相關機構和組織還將舉辦8000余場抗癌宣傳活動,提高人民大眾健康意識,共同抵抗癌癥侵襲。
作為東道主,河南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張建功表示:多年來,河南省腫瘤醫院積極響應中國抗癌協會號召,開展腫瘤科普,提高民眾健康素養。依托篩查項目,先后篩查服務人群近千萬人次;積極開展腫瘤相關疾病科普宣傳,結合疾病防治主題日等活動開展科學抗癌知識宣傳!
河南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郭萬申表示:中國腫瘤學科普大會作為中國腫瘤學大會的重頭戲,承載著“腫瘤防治、科普先行”的大會理念,擔負著建設“健康中國”、造福民生的時代使命,必將對河南省乃至全國的腫瘤防治事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科學防癌”需要全社會綜合施策
“統計顯示,世界上每4個腫瘤病人就有一個是中國人,每3個因腫瘤死亡的病人就有一個是中國人。在我國,每天因腫瘤而死亡的人數接近8000人,腫瘤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安全。
如何應對,如何破解惡性腫瘤這一世界性難題?
應對“癌癥”這個人類頑疾,關鍵是要靠“防”,而防癌的核心理念是“科學”,其核心手段是“整合資源。”樊代明表示:“這是我們制定本屆宣傳周主題——整合資源,科學防癌’的初衷和緣由。”
這種資源整合是一個集合醫學、科技、人文、社會、心理等各領域的系統性工程,不能只靠醫生、專家的單打獨斗。樊代明說:“這需要將醫學各領域相關的先進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各種最有效的實踐經驗加以有機整合,調動全社會力量,根據社會、環境、心理等因素加以修正、調整,最終形成有益于健康呵護和疾病防治的新知識體系。”
健康生活方式是擁有健康的起點
日常生活中,究竟該如何守住健康?來自全國的頂級醫學專家們“云端”相聚,各抒己見。
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田艷濤教授從預防、早篩、診斷、治療、康復五個方面,深入淺出地為觀眾講解了腫瘤防治核心科普知識;樊代明院士則圍繞“自然力”,暢談了自然力在癌癥防治過程中發揮的獨特價值。
作為全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之一、來自河南省腫瘤醫院腫瘤內科的陳小兵教授則從23種常見致癌因素談起,引出防癌40字訣:“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充足睡眠,定期體檢,控制感染,疫苗優先,美化環境,綠水青山。”
中國抗癌協會黨委書記、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陸偉教授說,腫瘤防治宣傳周的意義,不是讓我們僅在這一周內有所思考和行動,而是要在生活中的每一天,在每個人生命里的每個階段,都要有所改變,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實現遠離癌癥的愿景與目標。
鄭報全媒體記者 汪輝 王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