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6birc"></track><option id="6birc"></option>
    <samp id="6birc"></samp>
  1. <samp id="6birc"></samp>
    1. <b id="6birc"><ins id="6birc"><ruby id="6birc"></ruby></ins></b>

    2. <tbody id="6birc"></tbody>
    3. <samp id="6birc"></samp>

        <progress id="6birc"><bdo id="6birc"></bdo></progress>

          <tbody id="6birc"></tbody>
        1. 方艙里,他們收到一封“特殊”的感謝信

          2022-04-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4月20日,上海張江方艙醫院,由鄭大一附院援滬醫療隊負責的10號方艙二病區護士站收到了一位上海同濟大學建筑系教授的感謝信。

          信上是畫工高超、線條精美的“大白”頭像,下賦幾行蒼勁有力的大字:“鄭大一附院的大白天使,感謝您舍家忘我、殫精竭慮奉獻,你們的堅守是上海獲勝的希望,滬感恩不盡,國永載史冊”。

          這封信是同濟大學建筑系一位老教授所寫,雖然寥寥數行,但豫滬同心,共同守“滬”的決心卻力透紙背。

          原來,老教授在剛入駐方艙醫院的時候,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對疫情的擔憂、工作的擱置,出現了焦慮情緒,徹夜難眠。且他本身患有高血壓,焦慮情緒又導致血壓不穩。

          鄭大一附院援滬醫療隊的尼曉麗護士長得知情況后,立即主動和老教授溝通交流,幫他排解心理壓力,并和隊員們一起,盡醫療隊最大的努力幫助老人排憂解難。醫療隊領隊、副院長張國俊了解情況后,也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時間去給他會診,及時調整藥物。

          在張江方艙醫院,像這位老教授這種情況的病患很多,張國俊要求醫護團隊對所有患者制訂個性化治療方案,尤其針對老人、兒童以及有病史的老人,給予特別的關注和照顧。每天不定時查房,及時發現特殊疾病患者的病情變化并及時干預,保證每一位患者安全出艙。

          為了方便不同患者的需求,醫護人員們還在有限的空間內,特別設置了小學堂、母嬰室、心理咨詢室、換藥室等,盡可能地為患者提供著人性化的照護,做到相同的方艙,不同的治療。

          面對鄭大一附院醫護人員的精心救護,這位老教授動情地說:“因為你們鄭大一附院醫療隊用心的付出和細致的安排,我們在方艙醫院才有了歸屬感和安全感。”感動之余,老教授特意寫下了這封感謝信,而這封感謝信也給醫療隊員們帶來了別樣的溫情與鼓勵。

          大家表示,惟愿早日打勝疫情攻堅戰,換來昔日華燈璀璨、絢麗多彩的上海灘。

          鄭報全媒體記者 邢進 王紅 通訊員 尼曉麗 楊延飛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王戰龍

          相關新聞

          www.uuyoujiz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