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馬燕 李江 通訊員 李冰
為減少突發性疾病產生猝死,近日,如意湖辦事處在公共場所配備自動除顫儀等急救醫療設備,以推動公共場所急救設施完善,向社會公眾傳播急救知識,提高公眾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猝死”這個詞出現的頻率日趨升高,也越發年輕化。在緊急時刻采取什么樣的措施能夠規避一些風險?據了解,心源性猝死最佳搶救時間和方式就是在發病最初4至6分鐘進行心肺復蘇術和除顫。
在商場、醫院、社區、老干部活動中心等如意湖轄區公共場所,如意湖辦事處設置16個點位,分別配備了自動除顫儀等急救醫療設備。現場可見,一臺紅白色自動體外除顫儀被放置于顯眼處。當有患者遭遇心跳驟停,相關人員可以按下按鈕,取出自動除顫儀,再根據提示按步驟操作,就能順利實施搶救,十分簡單快捷。
下一步,如意湖辦事處將繼續跟進各點位設備安裝,對投放點位的相關工作人員和居民志愿者開展應急救護培訓,確保在意外傷害發生時,能最大限度挽救生命,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未來,辦事處也將積極構建更加完善的院前急救體系,將可能的遺憾降到最低,留住更多寶貴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