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全媒體記者 劉怡辰 通訊員 連敬春
“這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雖然遲到,仍然美好,感謝街道辦事處、派出所、村委干部的奔波尋找,感謝幫助我們尋找家人的朋友們。” 5月8日晚上,鐵爐寨村毛女士含淚向大河路街道等工作人員鞠躬感謝。
事件回顧:老人走失
“一大早,全家都去做核酸檢測了,老人獨自在家,說不想排隊,要在家里等上門采集。我們也沒多想,就讓老人獨自在家,誰曾想回來時,老人就不見了,以為老人出去遛彎了,但是中午吃飯時還不見人回來,我們找了3個多小時,現在還是沒找到,所以十分著急,麻煩村委會幫我們找找。”5月3日下午,惠濟區大河路街道鐵爐寨村委異常忙碌,繁忙的核酸檢測還在繼續,每個村委干部都在忙著組織村民做核酸,一個求救電話讓現場氣氛更加緊張。73歲的鐵爐寨村二組村民董淑梅走丟了。
接到求助后,村委會第一時間組織人員負責尋找,因老人記憶力不好,又沒有手機,只能在村周邊尋找。此時,誰也不曾想到這是一場長達6天的尋找。
村口卡點值守人員回憶:老人手里提著袋子,朝東走了。根據老人平常活動軌跡分析,村委會劃定了尋找區域(向東至天河路古樹苑附近),直到晚上8:00仍未發現老人任何蹤跡……
“當時,村委會立刻成立尋人小組,通過微信群、抖音等發布尋人信息,同時把情況反映到大河路派出所。” 鐵爐寨村黨支部書記羅大龍介紹,村里針對老人核酸檢測都是上門服務,老人不用排隊。?
由于近期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使尋找老人更加困難,對老人的家人來說非常煎熬,村委會也受著極大考驗,大家充分發動網絡和媒體的力量發布“尋人啟事”,大河路派出所調取轄區監控,定位了老人出走軌跡,從惠民街-開元路-花園路-中州大道,老人走了大半個惠濟區,村委干部到每個點位排查尋找,可是收效甚微。
“當時我們通過辦事處得知這一消息,又在媒體平臺上看到這一消息, 看到老人走失,也是非常心焦,第一時間在我們官方媒體平臺‘惠濟發布’平臺轉發擴散,希望能通過網絡發動更多的力量找到老人。”惠濟區委宣傳部劉嬌說,與此同時,對接辦事處和老人所在的村網格長,加大力量尋找老人,打了無數個尋人電話。
6天尋找終有果
特殊時期,特殊辦法。大河路街道鐵爐寨村委充分發動群眾,群眾發動親戚朋友,從大河路街道到新城街道到花園口鎮,甚至到金水區,因為受疫情管控影響,人員流動較少,只能相互提醒外出時留意身邊的流浪人員,干部們就打電話進行口口相傳,無數個尋人電話一一撥了出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警力調查、電話、新媒體的傳播力量,5月8日晚上,終于有了老人的消息,有人在北四環花園口一處河溝處發現老人。
因疫情非常時期,老人所在區域屬于封控管理,鐵爐寨村委會聯合派出所規劃好路線,協調車輛出行,終于在母親節夜晚將老人接回家里。
一家人高興地說,這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非常感謝街道辦事處、派出所、村委干部的奔波尋找。
5月9日上午,因老人走失多日,村委會對老人安排了上門核酸采集,老人要接受居家隔離觀察。
事后老人笑著模糊地表達,說有人送給她吃的,謝謝好心人。
至此,6天的尋找畫上了句號。
星移斗轉,6天時間,見證了村委會的戰斗力,警民同心攻堅克難的一家親景象。
疫情無情人有情,雖有疫情阻隔,但抗疫期間每一個人的助力都是一份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起靜等疫落,在安靜中做好自我管理,也定將在希望中迎來下一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