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市委組織部、人社局共同印發《鄭州市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平時考核實施細則》,其中提到,平時考核結果分為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好等次名額應當向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工作人員傾斜。
窗口單位 要考核服務態度 服務質量
《細則》適用于全市事業單位管理七級以下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的平時考核。對管理七級以上人員的平時考核,依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辦理。
平時考核以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和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為依據,及時記錄工作人員在德、能、勤、績、廉等方面的日常表現,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突出考核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實際成效,重點看完成日常工作任務、階段性工作目標、工作效率、出勤情況,以及承擔急難險重任務、處理復雜問題、應對重大考驗的表現等。
加強對政治素質的考核,重點了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政治忠誠、政治定力、政治擔當、政治能力、政治自律五個方面的表現。
對直接面向群眾的窗口單位,應當突出考核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和服務承諾兌現情況,注重了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實效,關注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考核分為四個等次
平時考核指標由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構成。共性指標主要包括政治品質、職業道德、工作作風、廉潔自律、出勤情況等。個性指標主要包括承擔的工作任務數量、質量、效率以及所產生的效益等。
事業單位要合理設置平時考核指標的權重,共性指標權重一般占30%,個性指標權重占70%。
平時考核結果分為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等次。評定為好等次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應當在本單位范圍內公開。
平時考核以月為周期,每月考核好等次人數比例一般掌握在本單位參加平時考核工作人員(不含管理七級以上人員)總人數的40%以內。平時考核結果好等次人員應兼顧管理、專業技術和工勤技能三類崗位人員各崗位等級層次。
好等次名額應當向基層一線和艱苦崗位工作人員傾斜。
等級調整要參考平時考核結果
平時考核結果有啥用?
根據《細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崗位等級調整、交流輪崗、教育培訓、獎勵懲戒、記發績效工資等要參考平時考核結果。對平時考核結果好和較好等次的工作人員,給予精神激勵和物質獎勵。
同時,平時考核是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的基礎,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結果要以平時考核結果為重要依據。
年度考核優秀等次人員應在平時考核結果有6次好等次且無一般等次、較差等次的人員中選取。
平時考核有5次及以上為一般等次或4次較差等次的,年度考核結果確定為基本合格。
平時考核有8次及以上為一般等次或5次及以上為較差等次,年度考核結果確定為不合格。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參加平時考核經教育仍拒絕參加的,年度考核結果直接確定為不合格。
另外,涉嫌違法違紀被立案調查尚未結案的工作人員,參加考核,不寫評語,不確定考核等次。結案后,不給予處分的,按規定補定考核等次。
受警告處分期間,參加平時考核,不得確定為好等次;受記過、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期間,參加平時考核,只寫評語,不確定考核等次。
《細則》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李娜 實習生 姬瑛蕾 通訊員 付鵬輝